第1章 太孙肇基(4 / 5)

加入书签

宫打理得井井有条,又时常在成帝倦怠时,为他诵读诗词解闷,两人的恩爱,一度被传为宫廷佳话。

可岁月不饶人,许后已年近三十。

昔日如桃花般娇嫩的容颜,渐渐染上了风霜;乌黑的云鬓间,也悄悄添了几缕银丝。

成帝望着镜中自己依旧英挺的面容,再看看许后眼角的细纹,心中竟生出几分厌弃。

“陛下许久没来长定宫了。”

一日,许后在廊下修剪花枝,见成帝带着内侍从宫前走过,忙放下剪刀迎上去,语气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。

成帝停下脚步,目光掠过她的间,淡淡道:“近日政务繁忙,改日再来看你。”

说罢,便径直走向了新晋入宫的班婕妤住处,留下许后站在原地,手中的花枝悄然滑落。

班婕妤是越骑校尉班况之女,生得明眸皓齿,更难得的是聪慧通透。

她不像其他妃嫔那样一味争宠,反而时常在成帝玩乐时,轻声提醒几句礼法。

一次成帝出游,乘銮驾行至渭水之畔,见两岸风光正好,便笑着对身旁的班婕妤说:“爱妃与朕同乘一辇吧,也好共赏这美景。”

班婕妤却轻轻摇头,敛衽行礼:“臣妾不敢。

臣妾曾看古时图画,圣明的君主出游,身边都伴着贤臣谋士,从未见有妇女同辇的。

若臣妾与陛下同乘,岂不是让陛下落得‘耽于女色’的名声?”

成帝听后一怔,随即连连称善:“爱妃说得是,是朕考虑不周了。”

这事很快传到王太后耳中。

太后正在长信宫抄写佛经,闻言放下笔,对身旁的侍女说:“这班婕妤,倒是个明事理的。

古有樊姬劝谏楚庄王勿要沉迷畋猎,今有班婕妤能劝诫皇帝,难得,难得啊。”

班婕妤得宠的日子里,成帝确实收敛了几分荒唐。

他会陪她在书房读诗,听她讲解《女诫》中的道理,甚至偶尔会在朝堂上引用几句班婕妤说过的话,让大臣们暗暗称奇。

可惜好景不长。

班婕妤曾诞下一子,眉眼酷似成帝,本以为能母凭子贵,可那孩子未满周岁便染上天花,夭折了。

丧子之痛让班婕妤日渐憔悴,成帝虽有怜惜,却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兴致。

恰在此时,班婕妤身边的侍女平儿,渐渐走进了成帝的视线。

平儿正是豆蔻年华,生得身姿绰约,一双眼睛像含着秋水,顾盼间带着几分羞怯的风情。

一次成帝驾临班婕妤宫中,见平儿奉茶时手指纤细,肌肤莹白,便多看了两眼。

班婕妤何等聪慧,立刻明白了皇帝的心思。

当晚,她便对平儿说:“你自幼跟着我,也算有情分。

如今陛下看中你,是你的福气,往后好生侍奉陛下吧。”

不久后,平儿便被封为婕妤,还被成帝赐姓卫,成了卫婕妤。

她性子柔顺,又带着少女的娇憨,很快便得了几分恩宠。

除了班、卫两位婕妤,宫中还有一位张美人,也颇得成帝青睐。

张美人出身江南,会唱吴侬软语的小调,成帝听着那婉转的歌声,常说“如闻仙乐”

可即便后宫佳丽三千,成帝心中却总有一丝空落。

他遍临诸妃,却始终没能再得一子半女。

太医诊脉后只说“陛下龙体康健,或时机未到”

,可日子一天天过去,后宫的女子换了一茬又一茬,却始终没人能传来喜讯。

“难道朕真的命中无子?”

成帝常在深夜独酌,望着空荡荡的宫殿,心中生出莫名的烦躁。

日复一日的后宫流连,渐渐让他感到倦怠。

那些千篇一律的谄媚与逢迎,那些刻意练习的歌舞与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