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亡国之象(4 / 4)
牢牢把持。
他们为了满足幽王的奢靡私欲,布的政令尽是些加重赋税、剥削百姓的苛刻条款。
由于赋税不断加重,再加上幽王无休止地扩充后宫,耗费大量钱财,使得本就饱受连年灾害困扰的镐京附近地区,百姓生活愈艰难,可谓民不聊生。
无奈之下,百姓们为了求生,纷纷拖家带口,背井离乡,逃往相对安稳的秦地、晋地。
西北地区的犬戎部落,见周王城内外一片混乱,百姓苦不堪言,觉得有机可乘,便立即加大了对周朝的袭扰力度。
犬戎族是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,自称祖先是二白犬,并以白犬为图腾。
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,早在炎黄时期,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。
《后汉书》记载:“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,帝患其侵暴,而征伐不克。”
高辛氏为黄帝曾孙,尧帝之父。
面对犬戎的挑衅,年轻气盛且刚愎自用的周幽王笑了:“不过是一群茹毛饮血的蛮子,也配与我大周天子动刀兵?”
司徒张伯友谏道:“陛下,我军甲胄三年未换,弓矢朽坏近半,泾阳守军不足五万,如何抵得住犬戎十万铁骑?”
祭公谋父捧着龟甲上前,只见裂纹如蛛网般爬满龟背,说:“陛下!
占得‘亢龙有悔’之兆,此战不利。”
可幽王挥了挥手,玉璧重重磕在案上:“朕乃天下共主,岂能向蛮夷示弱?传旨,调京畿七万兵马,本王亲征!”
于是不顾老臣们的苦苦劝阻,贸然动大军前去征剿犬戎。
然而,此时的周朝军队,因朝政腐败、军备废弛,早已不复往日的战斗力。
府库里的粟米早被虢石父私吞了三成,剩下的七成也被层层克扣。
果然不出所料,这一战,周军被犬戎打得丢盔弃甲,大败而归,就连主帅任伯也不幸被犬戎斩杀,幽王狼狈逃窜回镐京。
此次出征,若不是晋、卫、郑、秦等诸侯国及时伸出援手,积极营救,周王室的军队恐怕真的要输得精光,颜面扫地。
待诸侯联军击退犬戎时,周营里只剩三千残兵,甲胄上沾着血污,兵器上挂着断,连战旗都被砍得只剩半幅。
周王室的虚弱,这次算是彻底暴露在了诸侯面前。
从前诸侯朝觐,虽不敢公然顶撞,却也总带着几分敬畏;如今再看幽王,只见他衣襟散乱,面上还沾着草屑,哪里还有半分“天子威仪”
?
战争向来是把双刃剑,既能树立威望,也能彻底摧毁威望。
本就摇摇欲坠的周王室,经此一役,可谓元气大伤。
各大诸侯国见周王室如此不堪一击,那原本就所剩无几且脆弱无比的敬畏之心,更是荡然无存。
从前各邦每年进献的粮食、布帛、玉帛,如今开始拖延克扣;从前需要周王裁决的边界纠纷,如今诸侯们私下便划定了疆域;甚至连鲁国这样的礼仪之邦,也开始在祭祀时省略了对周王的祷词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