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才人入宫(3 / 4)
出身名门,才貌双全,一直深得太宗宠爱,如今见武则天步步紧逼,心中妒火中烧。
一日,武则天在御花园中散步,徐惠妃带着一众宫女太监迎面走来。她上下打量着武则天,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:“哟,这不是武才人吗?如今真是越发风光了,连走路都带着一股子得意劲儿。”
武则天心中冷笑,面上却依旧温婉:“徐姐姐说笑了,臣女不过是侥幸得陛下垂怜,怎敢得意?”
“垂怜?”徐惠妃嗤笑一声:“寒门出身,能有今日,本该知足。只是有些人,怕是野心太大,忘了自己的本分。”她说着,故意抬手,将手中的茶盏“不慎”打翻,滚烫的茶水溅在了武则天的襦裙上。
武则天强忍着灼烧的疼痛,依旧面色平静:“姐姐无碍便好。臣女还有事,先行告退。”她没有与徐惠妃争执,转身便走。她知道,在没有足够的权力之前,任何争执都是徒劳,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。
回到住处,宫女连忙为她处理烫伤,皮肤已经红肿起泡。武则天看着镜中自己苍白的脸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。她暗暗发誓,一定要得到更多的权力,让那些轻视她、欺辱她的人,都付出代价。
就在武则天在后宫中小心翼翼地周旋,积蓄力量之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,闯入了她的生命,也为她的命运,埋下了一颗改变一切的种子。
那人便是当朝太子,李治。
李治比武则天小四岁,性格温和,甚至有些懦弱。他常常跟随太宗在御书房学习,因而与武则天相识。起初,他只是觉得这位武才人容貌出众,聪慧过人,心中颇有好感。但随着接触渐多,他发现武则天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,那种看似温婉实则坚韧、看似顺从实则叛逆的气质,深深吸引了他。
而武则天,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位太子。她知道,太宗年事已高,太子未来必将继承大统。若是能与太子建立联系,便是为自己的将来多留一条后路。于是,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李治。
有一次,李治在御书房看书,遇到一个难题,百思不得其解,不由得皱起了眉头。武则天恰好端着茶水进来,见他这般模样,便轻声道:“太子殿下,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李治抬头,看到是武则天,脸颊微微泛红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武才人,朕在看《左传》,其中一段典故,不甚明白。”
武则天走到他身边,俯身细看,那淡淡的馨香萦绕在李治鼻尖,让他心跳不由得加快。武则天耐心地为他讲解,条理清晰,通俗易懂。李治听得十分入迷,看着她认真的侧脸,心中的好感愈发浓厚。
从那以后,李治便常常找借口留在御书房,只为能多与武则天相处片刻。他会与她谈论诗书,分享心事,甚至会在她受委屈时,偷偷为她打抱不平。而武则天,也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,既不疏远,也不逾矩,让李治对她愈发痴迷。
他们的情愫,在御书房的烛火下悄然滋生,带着禁忌的甜蜜与危险。武则天知道,这种关系一旦暴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但她无法抗拒权力的诱惑,也无法忽视李治眼中那纯粹的爱慕。她就像一株攀援的藤蔓,紧紧抓住每一个能让自己向上生长的机会。
贞观二十三年,太宗的病情日益加重。宫中气氛凝重,人人自危。武则天日夜守在太宗病床前,心中却早已开始盘算。她知道,太宗一旦驾崩,按照宫中规矩,没有子嗣的嫔妃都要入感业寺为尼,青灯古佛,了此残生。这绝不是她想要的结局。
她必须在太宗驾崩前,为自己铺好后路。
那日,太宗陷入昏睡,宫中一片寂静。武则天趁着无人注意,悄悄来到了东宫。李治正在为太宗的病情忧心忡忡,见到武则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