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热河崩逝(4 / 4)

加入书签

七月十七日寅时,咸丰帝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。他猛地睁开眼,像是回光返照,目光扫过床边的皇后、懿贵妃、载淳,又看向跪在地上的肃顺等军机大臣。

“朕……有遗诏……”他挣扎着说道。肃顺连忙递上纸笔,可他已经握不住笔了。

“肃顺……”咸丰帝的目光落在肃顺身上:“你要……辅佐幼主……”

“臣万死不辞!”肃顺磕头如捣蒜。

“还有……”咸丰帝又看向皇后和懿贵妃,“用……用印……”

他说的是“御赏”和“同道堂”两枚印章。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制衡之术,皇后掌“御赏”,懿贵妃代载淳掌“同道堂”,所有奏折必须两印齐盖才能生效。

交代完这些,他像是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,头一歪,再也没了声息。

殿内一片哭声。皇后扶着载淳,跪在地上行礼;懿贵妃捧着那枚“同道堂”印章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;肃顺等人面面相觑,眼神复杂。

这位年仅三十一岁的皇帝,终究没能熬过这个秋天。他在位十一年,前半生想做个励精图治的明君,却在天灾人祸的重压下节节败退;后半生沉溺酒色,逃避现实,最终在仓皇的逃亡中,带着对圆明园的无尽悔恨,走完了短暂而充满争议的一生。

咸丰帝驾崩后,庙号文宗,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。可无论多么冗长的谥号,都掩盖不了他执政期间的衰败与屈辱。随着他的离世,大清王朝的命运,落到了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身上,而一场围绕着皇权的激烈争斗,也即将在热河行宫拉开序幕。

咸丰帝的灵柩停放在烟波致爽殿,黑色的挽幛挂满了回廊。热河的秋风穿过殿宇,呜咽作响,像是在哀悼这个衰败的王朝。

而他留下的,不仅是一个六岁的新君,一枚象征权力的印章,更是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,肃顺的“顾命八大臣”与懿贵妃的“垂帘听政”之争,已在这肃杀的秋意里,悄然拉开了序幕。

热河的枫叶红了,像极了圆明园那场大火的颜色。只是这一次,燃烧的不再是琼楼玉宇,而是大清王朝最后的希望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