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“李鬼”(3 / 4)

加入书签

新大棚的管理细节还在磨合,不同大棚之间的小环境有细微差异,可能导致果实品质的轻微波动。

另一方面,采收分级的工作量巨大,临时工虽然经过培训,但熟练度和责任心参差不齐,难免有疏漏。”

王建安沉默了片刻。

他知道,这就是快速扩张必然要面对的挑战。

规模上去了,管理的精细度如果不能同步跟上,品质就会出现波动。

王建安站起身:“走,去分级车间看看。”

在临时改建的分级车间里,几十名女工正坐在流水线旁,紧张地进行着草莓分级。

王建安注意到,虽然大部分工人都很认真,但也确实有个别人动作稍显毛躁,或者对标准的把握不够精准,一些边界状态的果子可能就被随意地归入了特级或一级。

他拿起一个被归为特级、但仔细看果形略有不规则的草莓,对身边的人说道:“看到没有?就是这种‘差不多’的心态,最终会影响我们整批货的品质信誉。高端市场,容不得半点‘差不多’!”

张春城脸上有些挂不住:“建安,是我没盯紧……”

王建安摆摆手:“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。关键是解决问题。”

他环视车间,提高了声音:“大家都停一下!”

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工人都望了过来。

王建安走到车间中央,手里拿着那个有点瑕疵的草莓:“乡亲们,我知道大家这几天都很辛苦,起早贪黑,都是为了把我们李家沟的草莓卖个好价钱,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。”

他顿了顿,举起那颗草莓:“但是,大家要知道,我们卖的不仅仅是草莓,我们卖的是‘李家沟’这块牌子!

是‘信用’!

人家大老板,大老远从沪城、从京城跑来,花几倍的价格买我们的草莓,买的是什么?

买的就是我们这颗‘认真’的心,买的就是我们这份‘可靠’的品质。

一颗不好的果子混进去,砸的不是我王建安一个人的锅,是砸了我们所有李家沟人的饭碗。

今天人家可能只是提个疑问,明天可能就会压价,后天可能就不要我们的货了。

到时候,我们这些新大棚投进去的钱怎么办?

大家指望的好日子怎么办?”

王建安的话,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
工人们脸上的随意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反思。

“从今天起,分级标准再严格三分!春城,你们重新细化分级细则,尤其是特级果的标准,宁严勿宽!

实行‘组长负责制’,每一条流水线设一个组长,对最终分出的特级果进行二次抽查,发现问题,组长和当事人工人一起承担责任!”

最后他看向陈逸飞:“另外,陈老师,能不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奖惩机制?

比如,分出的特级果经过客户验收,反馈良好,给予分级工人一定的品质奖金。

如果被客户投诉批次问题,追溯到个人,也要有相应的处罚。”

陈逸飞点头:“可以,这能有效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。我马上草拟一个方案。”

王建安又对张春城和小刘、张老师说:“种植端,你们要继续深挖,找出影响口感均匀性的关键因素,是水肥?是温差?还是光照?我们要尽快把新大棚的管理也提升到试验田的水平!”

一场围绕“品质生命线”的内部整顿,悄然展开。

分级车间里的气氛明显变得更加严谨、专注。

张春城和技术员们则一头扎进新旧大棚的对比研究中,寻找着细微的差异和管理漏洞。

几天后,陈逸飞拿出了一个名为“品质之星”的奖惩方案,并在社员大会上公布,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