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:抑郁的 “无声呐喊”(5 / 6)
她。
那天晚上,张远没有像往常一样玩手机,而是坐在客厅里,查了很多关于产后抑郁的资料。他看到资料里说,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对产后抑郁的妈妈很重要,要多倾听她们的感受,多帮她们分担家务。张远决定,以后每天下班,他都要早点回家,帮林薇带孩子、做家务,让她能多休息一会儿。
接下来的日子,张远果然每天准时下班,回家后就主动抱起小糯米,给孩子喂奶、换尿布,还主动承担了做饭、洗碗的家务。婆婆看到张远这么勤快,也主动帮林薇分担了很多,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管着她,还经常说:“薇薇,你要是累了就多休息,孩子有我和张远呢。”
林薇看着张远和婆婆的改变,心里有了一丝暖意,可失眠和情绪低落的症状,却并没有好转。她还是每天晚上睡不着觉,还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那个 “要是没有孩子就好了” 的可怕念头,也时不时会冒出来,让她陷入深深的愧疚和恐惧。
有一次,她在网上刷短视频,无意间刷到一个关于产后抑郁的科普视频。视频里的心理医生说:“产后抑郁不是妈妈的错,也不是矫情,而是身体和心理在产后发生变化导致的,就像感冒发烧一样,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。如果妈妈们出现情绪低落、失眠、对孩子失去兴趣,甚至有伤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,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,不要独自承受。”
看着视频里的话,林薇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。原来,她不是 “矫情”,不是 “没用”,她只是生病了,需要帮助。可她还是不敢告诉张远和婆婆,她怕他们会担心,怕他们会觉得她 “不正常”。
那天晚上,林薇又失眠了。她看着身边熟睡的小糯米,小小的脸蛋肉嘟嘟的,嘴角还带着笑意。林薇伸出手,轻轻摸了摸孩子的脸颊,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:她想变好,想重新找回曾经的自己,想做一个合格的妈妈,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。
她拿出手机,在搜索框里输入 “产后抑郁 心理咨询”,屏幕上跳出了很多心理咨询机构的信息。她犹豫了半天,最终选了一家离家里不远的机构,预约了第二天下午的咨询。
放下手机,林薇看着窗外渐渐泛起的鱼肚白,心里有了一丝微弱的光。她不知道这次咨询能不能帮到自己,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,但她知道,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她要为了自己,为了小糯米,为了这个家,勇敢地迈出第一步。
第二天下午,林薇找了个借口,说 “出去买点东西”,独自来到了心理咨询机构。推开咨询室的门,里面很安静,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女医生坐在沙发上,微笑着看着她:“林女士,请坐。别紧张,我们就像朋友聊天一样,说说你的感受就好。”
林薇坐在医生对面的椅子上,沉默了很久,才慢慢开口,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历 —— 面试失败的挫败、对职场的焦虑、对自己的否定、那个可怕的念头,还有失眠和情绪低落的痛苦,一股脑地说了出来。她说着说着,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,积压了几个月的情绪,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出口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