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大梦未来(1)(3 / 7)

加入书签

;>目标:构建“可逆式语言囚笼”

    >原理:通过高频声波刺激海马体,使个体在潜意识中形成“说话=痛苦”的神经关联。初期表现为抗拒表达,中期发展为自动修正语义(即将真话转化为安全废话),晚期则彻底丧失主语意识??即无法使用“我”这个词。

    “所以她不能说‘我’。”院长喃喃,“因为她已经被训练到忘记‘我’的存在。”

    他决定尝试一种极端疗法:**反向命名仪式**。

    他在沉默堂中央点燃七支蜡烛,象征桃树小学的七名教师。请来当年唯一幸存的老校工??如今已是启言学院的园丁??穿上旧制服,站定位置。再让少女闭眼盘坐,耳边循环播放《听风的孩子》,音量极低,近乎心跳。

    然后,院长开始朗读。

    他读的是苏萝笔记本中最原始的一段记录,由一名清洁工口述:

    >“那天早上,苏老师走进教室,手里拿着一块糖。她说:‘谁今天愿意第一个说话,这块糖就归谁。’没人举手。她就把糖放在讲台上,坐下来说:‘那我先来吧。’然后她讲了一个故事,关于一只不会叫的小鸟。讲完后,她把糖掰成七瓣,分给每个孩子。最后她说:‘你们不必立刻开口。但请记住,想吃糖的感觉,就是你想说话的感觉。’”

    随着叙述深入,少女的身体开始轻微抽搐。泪水不断涌出,但她始终紧闭双唇。

    直到院长念出最后一句:“**苏萝说:我说呢?**”

    刹那间,少女猛然抬头,张开嘴,发出一声尖锐却不刺耳的长音??像是一根锈死的齿轮终于转动,像是一扇尘封三十年的门被风吹开。

    紧接着,她用尽全身力气,喊出了两个字:

    “**我在!**”

    声音撕裂空气,惊飞林中群鸟。

    在场所有人屏息凝神。这不是简单的发声,而是一个被抹除主体性的灵魂,重新夺回“我”的宣告。

    她倒在地上,剧烈喘息,脸上却浮现出近乎圣洁的笑容。

    院长跪下扶她,眼中含泪:“你说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她虚弱地点头,再次开口,这次清晰而坚定:

    “我是……林晚秋。

    桃树小学,六年级乙班,学号二十三。

    我没有疯。

    我只是……被藏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那一刻,沉默堂外的桃树忽然簌簌作响,花瓣纷飞如雨。

    消息迅速传遍学院。越来越多曾被标记为“不可治愈”的语言障碍者前来求诊。他们中有曾在“安全表达中心”演讲十年却从未流露真实情绪的模范市民;有从小被教导“好孩子不争论”的精英家庭子女;还有整整一代在AI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