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章 大明权臣(2 / 5)

加入书签

东。

    从此,关外不再是大明的边陲,而是帝国牢不可破的北方屏障。

    万历十七年,京师。

    紫禁城文华殿内,首辅申时行将手中的象牙笏板轻轻放在御案上,向着龙椅上的万历皇帝深深一揖。

    “陛下,老臣年事已高,近来深感力不从心。苏阁老平定辽东、开拓朝鲜,功在社稷,老臣愿让贤于能,请准致仕。”

    殿内顿时一片哗然。

    几位阁老面面相觑,谁也没想到申时行会在这个时节主动请辞。

    万历皇帝沉默片刻,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苏宁:“苏爱卿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苏宁出列,神色平静:“申阁老德高望重,臣不敢僭越。”

    “朕意已决。”万历站起身,“准申时行致仕,加封太傅。即日起,由苏宁接任内阁首辅,总领朝政。”

    三日后,苏宁在内阁值房召见六部尚书。

    “本官有三策欲行。”他开门见山,“其一,推行摊丁入亩,将人头税并入田赋;其二,实行官绅一体纳粮;其三,重定税制,农税降至五十抽一,商税、矿税提至十抽三。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王志远当即反对:“首辅大人!官绅免税乃祖制,此举必遭天下士人反对!”

    “祖制?”苏宁冷笑,“太祖立国之初,全国耕地不过三百万顷,如今已逾七百万顷。其中多少田地挂在官绅名下,逃避税赋?”

    他站起身,目光锐利:“江南一省,进士举人逾千,其所占田地竟达全省之半,却分文不纳。长此以往,国库如何充盈?百姓如何负担?”

    次月,《大明税制新政诏》颁布天下:

    “自万历十八年起,废除丁税,一律摊入田亩征收;凡有功名者,与庶民一体纳粮;农税降至五十抽一,商税、矿税增至十抽三。

    诏书一出,朝野震动。

    南京国子监生集体罢课,江南士绅联名上书。

    更有人暗中散布谣言,称苏宁“违背祖制,祸乱朝纲”。

    面对反对声浪,苏宁在乾清宫向皇帝进言:“陛下,如今大明如参天古树,外表枝繁叶茂,内里却被虫蛀蚁蚀。若不刮骨疗毒,恐有倾覆之危。”

    万历凝视着御案上的奏章,良久方道:“朕既用卿,便不疑卿。尽管放手去做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一系列鼓励工商的政令相继出台:

    “各府县设立工商司,专司工坊、商号登记;“取消户制度,工匠可自由经营;“民间开矿,官收其三,其余自得;“设立专利制度,新式机械可获十年专营。’

    最引人注目的是,苏宁奏请设立“大明钱庄”,由内帑出资百万两作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