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经济触角(5 / 5)
bsp; 长江之畔,一片巨大的工地上,数以千计的工匠和劳役在AI机器人(伪装成海外聘请的“匠师”)的精确指挥下,依图施工。
高大的现代高炉拔地而起,这并非工业空间直接提供,而是苏宁根据穿越前知识,结合当下技术条件优化的产物,但其容积、炉温、鼓风效率远超此时大明任何一座铁炉。
配套的焦化窑(用于将淮南煤炼成焦炭,提升炉温)、烧结场地、水力锻锤等设施一应俱全。
当第一炉通红的铁水沿着耐火砖砌成的沟槽奔流而出,注入巨大的模具时,在场的所有工匠和官员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。
唯有苏宁和周正杰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
这流淌的,不仅仅是铁水,更是未来战舰的龙骨、火炮的膛线、机器的骨架,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基石。
马鞍山铁厂出产的第一批“苏钢”,其品质和产量立刻震惊了南直隶乃至京城。
质地均匀,韧性极佳,远胜官营铁厂的产品。
优质钢材秘密送入工业空间,作为高精度设备生产的基础原料。
大部分钢材则通过供销社网络,以“平价”供应给旗下合作的农具坊、造船厂、乃至“皇家兵器局南京分局”。
至于核心的炼焦、高炉砌筑、鼓风、配料等技术,由绝对忠诚的AI机器人掌握,严防外泄。
站在马鞍山铁厂最高的?望台上,望着下方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,听着轰鸣的水力锻锤声,苏宁对周正杰说:“表哥,你看,这像不像一条刚刚苏醒的钢铁巨龙?供销社网络是我们的血肉,而这钢铁,将是我们的脊梁。有了
它,我们才能真正挺直腰杆,做我们想做的事。”
周正杰看着眼前这前所未有的宏大场面,心潮澎湃。
他终于完全明白了表弟的野心,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,而是要亲手为这个古老的帝国,锻造出一副全新的、钢铁的骨骼。
而这副骨骼,正从山西和淮南的煤海与马鞍山的铁流中,缓缓诞生。
“安邦,你这样是不是太看重商业了,毕竟以后你是要做相公的?”
“做相公也要有实力才行!要不然只能是别人的附庸。”
“那你就不怕遭受非议?”
“众人皆醉我独醒!有时候,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说,只要自己清楚在做什么就行了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