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迅速扩张(4 / 5)
和结算流程。
设计图纸由工业空间生成,施工则由周正杰招募的、经过严格审核的工匠队伍完成,确保效率与质量。
以南京为总仓,依托漕运和初步建立的海贸船队,构建连接各府县的物流干线。
AI机器人负责仓储管理和调度,确保货物其流,损耗极低。
每一家新店,从店长、账房到收银、理货,核心岗位均由新一代更精密的AI机器人担任。
它们通过内部网络与南京总店数据同步,确保经营策略和服务标准的绝对统一。
本地只招募少量负责搬运、清洁等粗重工作的杂役,且严格隔离,无法接触核心运营。
苏州观前街,“大明供销社”苏州分店开业当日。
熟悉的宽敞明亮,熟悉的货品琳琅,以及那些熟悉的面带标准微笑、动作精准高效的“伙计”。
苏州的百姓和士绅惊讶地发现,这家店与南京总店别无二致,甚至连伙计那略带口音的官话都一模一样!
“这‘大明供销社”,当真了得!分店竟与总店一般无二!”
“听闻背后是那位苏抚台,看来此言非虚。此等规制,非官府之力不可为。”
“大明供销社”的迅猛扩张,严重冲击了各地原有的商业格局。
布行、杂货铺、粮店、胭脂铺......生意一落千丈。
以苏州丝绸行为首的几家大商号坐不住了,他们联合起来,试图反击。
他们联手降价,企图挤垮新生的“大明供销社”。
然而,“大明供销社”凭借南洋低价米粮和工业空间的无成本货源,轻松将价格压到更低,品质反而更高。
价格战持续半月,旧商行亏损严重,率先撑不住。
他们散布流言,说“大明供销社”使用妖法,伙计非人,货物来路不明。
甚至鼓动了一些读书人写诗文抨击其“坏了市井生计,有伤风化”。
另外他们贿赂当地官吏,希望以“扰乱市场”、“来历不明”等借口进行查抄。
这一日,苏州知府在收了重礼后,硬着头皮派衙役围住了“大明供销社”苏州分店。
然而,店长“苏叁”不慌不忙,捧出厚厚的、无懈可击的账本和完税凭证。
“大人,本店所有货物,皆有合法来源凭证,所有税银,皆按律缴纳,分文不差。至于扰乱市场…………”苏叁用平静的语调回应,“本店货真价实,便民利民,何乱之有?倒是有人联合操控市价,不知是否违背《大明律》?”
“......“
“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