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进士及第(6 / 7)

加入书签

学生愿追随解元公入京!”

    苏宁认出是邻县寒士,其乡试文章曾与他同被刊入《齐鲁程墨》。

    “修为同窗言重了!大家一起上京也能有个伴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解元公。”

    风雪漫过长亭,新科解元的青呢轿后,渐渐跟上十余个赴考举子。

    他们不知道,京城里已有三双眼睛盯着这支队伍......

    独眼龙严世蕃的冷笑藏在算盘声里;徐阶的期待隐于青词烟中;而张居正刚在裕王府展开那篇《漕运新策》。

    不过苏宁明白,解元只是敲门砖,真正的考场,正在那座飘着丹药香的皇城里等待。

    嘉靖四十二年初春,北京城仍裹着料峭寒意。

    崇文门外的各地会馆住满了赴考举子,苏宁下榻的山东会馆每日寅时便响起诵经声......

    有举子对着《程墨前选》焚香祷告。

    二月初七深夜,会馆老仆叩门:“苏解元,有客至。”

    烛光下竟是自己的表哥周正杰,他带来个紫檀木匣:“表弟,这是按你图纸新制的‘折叠砚,考场最是便利。”

    又压低声音,“严府近日在宴请考官,徐阁老的门生也在四处活动。”

    苏宁推开木匣:“表哥记得‘沉鱼落雁’初立时,我说过什么?”

    周正杰一怔:“表弟你说......货真价实才是立身之本。”

    “科场亦如是。”苏宁望向皇城方向,“有人钻营,便有人要凭真才实学。”

    二月九日黎明,顺天府贡院前火把如龙。

    当三声炮响震碎晨雾,举子们惊见今科搜检之严.......

    不仅拆解考篮,竟有匠人用铜锤敲击砚台查验夹层。

    “地字柒佰叁拾号!”唱名声中,苏宁走进狭小号舍。

    刚铺开试卷,忽闻对面号舍惨叫......

    某举子夹带的绢书被搜出,当场革去功名永不许考。

    首场《论语》题出乎意料:“君子不器”。

    多数举子照本宣科论“通才”,苏宁却笔走龙蛇:“今之所谓器者,非瑚琏樽俎,乃经世济民之能也。漕船、纺车、军械,孰非器?君子当用器而不为器......”

    次场考《春秋》,突降冰雹。

    苏宁护卷时瞥见巡场官袍角金线,竟是司礼监太监。

    他心中雪亮:嘉靖帝虽不上朝,却始终盯着朝野上下。

   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