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黑乌鸦与白乌鸦(3 / 5)

加入书签

候旨。彼等争利而来,正好为我所用。传旨:准许葡人在广州设立领事馆,但须缴纳双倍关税;同意共建商站,然主权归我,驻军由我委派,每年租金白银五万两,不得议价。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梁廷栋担忧:“陛下,此举恐激怒荷兰。”

    “正要激怒。”朱由检冷笑,“让他们互相牵制。我大明只需守住月港、澳门两处门户,便可坐收渔利。将来海军成势,再逐个清理门户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辽东急报再至。

    洪承畴在宁远城外设伏,以“威远营”三千火铳兵配合霹雳炮十门,全歼建州游骑五百余人,俘获战马三百匹,缴获盔甲百余副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一名投降的建州百户供称,多尔衮与豪格之争愈演愈烈,两派已开始私下联络蒙古各部,试图借外援夺权。

    朱由检当即下诏嘉奖:“洪承畴忠勇可嘉,加太子太保衔,赐金甲一副、宝刀一口。其所部扩编为两万,仍归其统辖,另拨火药十万斤、铅弹百万枚,务必固守宁锦防线。”

    他又密令卢象升:“趁建州内乱,遣细作深入辽河以东,联络女真各部残余势力,尤其是叶赫、乌拉旧族,许以封赏,诱其反叛。同时加强对朝鲜施压,迫其断绝与建州往来,否则大军压境,勿谓言之不预。”

    卢象升接令后,立即调动宣府精骑三千,伪装成商队潜入辽东。与此同时,蓟镇长城沿线增设?望塔四十座,全部配有望远镜与信鸽,一旦发现敌情,半日内即可传至京师。

    而在南方,徐鸿儒的“义济堂”日渐壮大。短短两月,收容流民八百余名,开设义塾六所,甚至在邻近州县仿建分堂。更有数十名落第秀才慕名前来投效,愿为其执笔撰文。徐鸿儒每日清晨亲自主持祭孔仪式,午后巡视粥棚,晚间则召集心腹密议。

    某夜,他在后院密室接见一位蒙面来客。

    “南京方面已答应资助五千两。”蒙面人道,“条件是明年春闱之前,制造一场‘科场舞弊’丑闻,目标人选??李岩。”

    徐鸿儒抚须微笑:“李岩如今已是山东布政使,位高权重,如何下手?”

    “不必动他本人。”蒙面人阴声道,“只需安排一名贫寒学子,考前突然暴富,请名师、购考题,放榜后高中解元。再让御史弹劾主考官受贿,牵连李岩门生。百姓见新政官员也徇私舞弊,必然心寒。”

    徐鸿儒大笑:“妙极!那就选个老实孩子,给他一笔钱,让他风光一阵,然后再亲手毁了他。”

    计划既定,行动迅速展开。一名济宁农家子弟张九龄被选中,其父早亡,母病瘫痪,家徒四壁。某日清晨,门前突现一箱白银,附信称“天赐良缘,莫负才华”。少年惊疑不定,然母亲医药费迫在眉睫,只得接受。不久便有“热心乡绅”推荐名师辅导,又有“善人”赠书赠笔,三个月内俨然成了当地奇才。

    次年春,山东乡试放榜,张九龄果然名列榜首。舆论哗然。有人赞其励志,更多人质疑:“一介寒门,何来巨资求学?莫非有人幕后操纵?”

    果然,十日后,一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