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6章 反攻倒算(2 / 4)

加入书签

是建文皇太孙!”

此言一出,吴明吴亮同时倒吸一口凉气,脸色骤变。皇太孙!这可是禁忌中的禁忌!

杨帆仿佛没看到他们的震惊,继续平静地说道。

“我与沐朝弼深谈过,触及了大明开国以来最深的那道伤疤——靖难之役,以及其后延续两百年的勋臣与文官、皇权与相权、甚至……陛下与司礼监之间的重重矛盾。

变法,变到今天,已然触动了最根本的东西。它不仅仅关乎田亩赋税,更关乎……这天下,究竟该由谁做主?是该由太祖皇帝设想的那般,天子独断乾坤?

还是如永乐之后,天子与士大夫共治?亦或是……如正德、嘉靖初年那般,权柄操于宦官勋贵之手?”

他的声音不高,却字字千钧,敲在吴明吴亮的心上,让他们听得心惊肉跳,冷汗涔涔。

“陛下……陛下他老人家,到了这个年纪,或许是想在最后,为这大明江山,寻一条真正的出路,让一切……回归太祖皇帝当年设想的那个‘道’。”

杨帆的语气带着复杂难明的意味。

“故而,我通过方士王大任,将沐朝弼的供状,以及……以及皇太孙之事,一并呈报给了陛下。”

吴明失声道。

“先生您……您竟将如此隐秘之事上达天听?!”

“不得不报。”

杨帆叹了口气。

“此事关乎国本,非我所能擅专。

我之所以没有立刻回来,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,正是在等,等陛下的态度,等陛下……下一步的棋会怎么走。”

他目光投向跳动的烛火,幽幽道。

“如今,陛下让裕王殿下监国,或许……就是一种考验。考验殿下,是否真能明白,在这大明朝,做皇帝,究竟意味着什么?是否真能驾驭这朝堂内外、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?是否真能……担得起这江山社稷的重任?”

“同时,”杨帆语气转为沉重。

“变法至此,已触动太多根本利益,阻力之大,超乎想象。

若强行推进,恐非但不能成功,反会激起大变,甚至引发内乱,届时生灵涂炭,非我所愿见。

陛下或许也是看到了这一点,才不得已,以退为进,暂缓变法,静观其变。此乃无奈之举,却也是……深谋远虑。”

禅房内一片寂静,只有烛火噼啪作响。吴明吴亮已被这惊天秘闻和深邃的局势分析震撼得说不出话来,久久无法消化。

最终,吴亮率先回过神来,语气坚定道。

“先生……我等愚钝,今日听先生一席话,方知局势之复杂,远超我等想象。先生深谋远虑,忍辱负重,我等……佩服!无论先生作何打算,我等必竭尽全力,追随先生!”

吴明也重重点头。

“没错!先生尽管吩咐!

我等虽能力有限,但这条命,早就交给先生了!”

杨帆看着二人真诚而坚定的目光,脸上露出欣慰,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与疲惫。

他轻轻叹了口气。

“有你们这句话,我便安心了。只是……有时我也会想,若没有我当初力主变法,或许这天下,虽有其弊。

但众人仍可按照各自的命运轨迹前行,士农工商,各安其份,虽有不平,却不至如眼下这般,暗流汹涌,人心惶惶,仿佛随时可能天翻地覆……”

他的语气中,带着罕见的迷茫与自责。

吴明闻言,却摇了摇头,正色道。

“先生切莫如此想!即便没有先生变法,这天下难道就会太平吗?严家父子及其党羽,尾大不掉,贪得无厌,早已将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