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2章 谁才是软柿子(3 / 4)

加入书签

不已。

在他们几代人看来,建文帝是无辜的,发心并无过错,并非想拆大明朝的台子;

黄子澄等人虽是草率浅薄的纯儒,依照修齐治平古训行事,也并非十恶不赦。

反倒是燕王暗中勾结外敌、养私兵,早有预谋,姚广孝这个妖僧教唆燕王,永乐帝却对其称赞有加,全然不顾圣人之道。

这些心思在他们家族中常年发酵,俞潮胜的话触动了众人共同的隐痛。

沐朝弼叹息着说。

“过去的事,说了也无用。两百年过去,四五代人都已更替,即便想不通也无可奈何。燕王毕竟扫了北,大明朝并未因此耽误。不如想想裕王登基后,给建文帝一个名分,为众人复爵便好。”

王材觉得沐朝弼没抓住重点,小阁老让把祭典搞大是为了对付变法,若能趁机除掉杨帆,皇上必会摊牌,届时可促成内禅,裕王登基后一切问题便可解决。

他称太祖指定太孙即位,臣子理应辅佐,可忠心者却祸及子孙,从逆者反倒荣华富贵,毫无天理;

太祖让太孙继位是想让其回归正途,曾言后世不得用重典,不许再用大诰,燕王却为一己野心鞭挞群臣、遍布侦骑、纵容宦官残害百官,违背了太祖遗训。

他还直言杨帆不能留,其变法早晚要动到众人头上,此次来云贵就是专门针对大家的。

众人听后紧张不已,犹如一阵阴风吹过,念及杨帆的厉害,都有些害怕。

沐朝弼本就猜到杨帆来云贵可能是为查把柄,便询问王材小阁老的说法。

王材称。

“宫里人透露,杨帆来云贵,与杭州织造局查出的猫腻有关,牵扯到刘伯跃采办差事及杜泰等中官。杨帆在杭州四处打听,看似要对太监下手,可他觉得,杨帆实则是冲着大家来的。”

沐朝弼感谢王材的坦诚,说。

“我打听到杨帆在安顺、乌撒,打听贡品之事。结合起来看,应该是来查贡品走私的。”

众人点头认同,王材补充道。

“贡品走私,可不简单!牵扯甚广。阴沉木牵扯俞侯爷家,采办之事与刘伯跃、小阁老有关,线头还在织造局,这其中问题很大。”

说罢冷笑一声,听得众人心头肉跳。

沐朝弼对王材刮目相看,觉得他果然有才华,为其斟酒并询问杨帆下一步会如何。

王材称。

“杨帆下一步,未必动太监,而是要动勋臣!且不会先动靖难功臣,而是在座各位!”

俞潮胜讥诮地问。

“为何先动我们?莫非是捏软柿子?”

沐朝弼、廖钺、付应芳也笑盈盈地看着王材。

王材解释道。

“织造局总管杨金是吕芳所派,在任十几年,动他会牵扯吕芳,杨帆不会这么做;”

“贡品走私之事,李庭竹、刘世延、郭琮、朱希忠等人都有牵涉,可他们是靖难功臣,朱希忠常与皇上一同斋醮,难以查办,上次漕运兑户暗杀杨帆,本该查郭琮,却因严阁老息事宁人,拿胡植挡了过去;”

“查刘伯跃也没多大意义,杨帆本就盯着严家,双方早晚你死我活,严家也不怕他。如此一来,就只剩下建文一系这些‘爹不疼、娘不亲’的勋臣,会被杨帆拿出来祭旗!”

几人虽不悦,但觉得王材所言有理,杨帆确实不会动吕芳,动严家也已没多少新意。

剩下的只有建文一系勋臣,且他们大多集中在云贵湖南一带,杨帆偏来此地查东查西,显然是为了对付他们。

沐朝弼对杨帆的恶感再次燃起,称。

“那就要看看,谁才是软柿子了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