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2章 谁才是软柿子(2 / 4)

加入书签

>

刘彰宽心里发苦,在众人中地位最低,只能默默承受着沐朝弼的怒火。

折腾了大半个时辰,一行人终于出了拱北门。

边郡因二三十年来的弊政,一片萧条。

虽在正午,却透着旷寂,远处茅屋疏落,秋黄一片,更显凄清。

沐朝弼再也忍不住,猛地一甩马鞭,骂了句。

“无能之辈!全都是无能之辈!”

随后,他将身上沉重的铠甲脱下,翻身上马,独自疾驰而去,只留下身后一众面面相觑的官员。

与此同时,永昌城外的寺庙里,杨帆扮成小厮,在人群中穿梭。

他没有去武侯祠,而是按照计划,来到了这座寺庙。

等到晌午,他才远远地看到,一个神主牌位,缓缓地进入山门。

紧接着,沐朝弼身着布衫,脸色难看地匆匆进来,身后跟着几个派头颇大、脸色同样不善的人。知府刘彰宽则低着头,忙前忙后,狼狈不堪。

显然,他们的祭典,被压制了。

沐朝弼在精舍中,只顾着喝茶,毫无心情。

他坐在那里,一言不发,周身散发着一股阴沉的气息。直到天黑,王材才想到无法向小阁老交代,小心翼翼地提醒他。

“沐国公,该把事情办完了。”

沐朝弼虽不耐烦,但因王材是严世藩的亲信,不好得罪,便说。

“按往年惯例办。”

刘彰宽已张罗过七八年祭典,小心询问。

“国公,是否要让闲杂人等离开?”

沐朝弼摆了摆手,刘彰宽如遇大赦,带着衙役从后院到山门,赶走了无关香客,确保祭典的私密性。

戌时,众人换好衣服,来到大雄宝殿之下。

杨帆扮成小厮,在远处偷看。

他看到灵堂肃穆,中央摆放着一幅建文帝的画像。

画中,建文帝身着缁衣,面目清秀,眉宇间带着抑郁,像个普通的文人,而非帝王。

这是杨帆第一次见到建文帝的真容,不禁心生怅惘。

他心想,此人被学识不深的儒生所误,做出惊人之事,二百年后,还被人当作棋子,实在悲哀。

他不知道建文帝后半生在云贵云游的心情如何,是否被大佬胁迫,这些都成了不解之谜。

从观感看,他猜测建文帝多半被胁迫过,后半生并不如意,那些支持他的勋臣和儒臣结局悲惨,即便表面捧着他,也未必真有尊重。

正想着,耳中传来凄切的丝竹声。

灵堂中,几个乐工奏起昔日宫廷乐曲,调子似在描绘宫廷生活场景,透着沉湎哀伤之感,用来祭奠建文帝颇为恰当。

毕竟沐朝弼、廖钺、俞潮胜、付应芳等人,都是他当年的臣子。

南京城破一战,让他们输掉了开国之功,自然难忘曾经的短暂荣华。

三首乐曲奏完,沐朝弼等人已眼泛泪花。

这位皇太孙,是他们永远无法割裂的存在。

虽已死去近二百年,却既代表过去,也象征未来。每年的祭奠虽常感空洞,但沉湎其中时又觉真切。

沐朝弼心潮起伏,觉得南京城破之夜,仿佛就在眼前。

不知何时,俞潮胜哭出声来,哽咽着说。

“若裕王殿下也在就好了……惠宗皇帝本没有错,怎么会落得这般下场?实在不知缘由啊……”

俞潮胜想到自家三四代人在越西县抬不起头,而大明天下有相当一部分是俞家贡献的。

巢湖水师主力相当于白送给太祖,可荣华富贵仅一代就成了镜花水月,不禁哀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