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6章 颇有章 法(3 / 4)

加入书签

密集的枪声中,缅兵从未见过装填如此之快的火铳,顿时四散奔逃,朝着两边大火烧过的山地跑去。

王福大喊着要追击,带着卫军就要向两边山上冲去。

杨帆制止道“且慢”,让王福看他们杀敌。随后,一百五十人转向两侧,砰砰砰一阵直射,不到一炷香的时间,奔逃的缅兵便尽数倒下,不少人还滚下了山坡。

这似乎是天意,若缅兵未烧山,逃入密林便可活命,可大火过后山地光秃秃的,脚下滚烫,火光中身躯暴露无遗。

而杨帆的火铳有效射程达500米以上,缅兵自然应声倒地,片刻间就倒下五六百人。

王福看得失魂落魄,喃喃称大明的火铳竟能打这么远,准头还好,佛朗机火铳根本不是对手。

杨帆对这些卫军并无恶感,深知他们二百年来处境艰苦,在汉夷杂处之地更是辛劳,即便身处逆境也未失责任感,只是被弘治朝以来的伪统所害。

这几日与卫军士兵聊天,他深感那首军歌似乎唤醒了他们先辈跟随太祖打天下的精神气脉。

当年明军为百姓自己的天下而战,反抗暴元领主及其胥吏、部曲,加之太祖推行均田计授,才焕发空前爆发力,得以扫平天下。在云贵之地,沐英铜角过江、箭射梁王的故事,便是这种精神的体现。

见王福出神,杨帆不想打扰,觉得他们总会明白正道,这些人与缙绅不同,即便身为副参将,平日里生活也与普通卫军差不多。

他笑着让王福带人清理战场,自己则去看看公爷。

王福回过神,称公爷今晚着实拼命了。

杨帆在前方山口找到沐朝弼时,几乎认不出他。

沐朝弼满身火灰,头发和棉甲被烧得百孔千疮,脸也黑乎乎的,但双目依旧炯炯有神。

他没有火铳,却在藤牌的抵挡下,亲率大军黏住敌人,用刀剑砍杀,最终将大队缅军挡在身后。

两人站在高岩上,只见远处山坡停着大队人马,佛朗机炮轰鸣不断,缅军后队已完成撤退,山间路上丢满残兵败将、火铳、刀剑、马车,不过这场撤退颇有章法。

沐朝弼感叹那应是莽应龙的中军,称其果然是一代枭雄,遭遇如此惨败仍能收拢败兵,可见其平时积威甚重,深得将士之心。

杨帆知道沐朝弼是行家,论骁勇不输马芳,行军布阵不弱戚继光,他的评价入木三分,便询问莽应龙下一步会如何行动。

沐朝弼今夜虽侥幸获胜,仍心有余悸,称莽应龙明日正午前必定再次进攻。

此次缅兵仓促遇袭,佛朗机炮未派上用场,下次进攻多半会用火炮开路,且山林已被烧毁,己方无法再设埋伏。

杨帆也有些挠头,想到俞大猷那边至今无消息,不禁有些慌乱,提议挖断官道,因此地山路险峻,莽应龙要推火炮上来,小路行不通。

沐朝弼称也只能如此,两人当即行动,让人挖断官道,两里路内挖出二十四个口子,还撬动巨石拦路,忙到天亮才让官道变得寸步难行,别说驴车,就连步行都十分费劲。

两人也亲自参与挖掘,此时已满身大汗。

沐朝弼看天色将晓,抹了抹额头汗水,问杨帆。

“杨大人,大明火药局还有多少火铳、火炮?您既然来此,为何不多带些?“

对于这个问题,杨帆有深层看法。

他看惯了大明的情况,不喜欢推平式的莽夫行径,觉得缺乏技术含量且不合理,技术进步无法脱离现实基础。

比如拿着马克沁机枪横扫无敌的情节就极不现实,因其涉及整套体系,零件、材料难以通过小作坊量产。

即便有图纸,嘉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