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4章 新法(3 / 4)
世蕃冷哼一声,伸手就要夺过文书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徐阶突然开口。
“严侍郎,关于漕运改道一事,老夫还想听听你的见解。”
严世蕃的手停在半空,犹豫片刻,终究不敢无视首辅的问话,只得转身走向徐阶,临走前狠狠瞪了朱翊钧一眼。
朱翊钧如蒙大赦,迅速将《千人教习疏》的誊本揣入袖中,退出厅堂。
直到走出内阁院落,他才长舒一口气,发现自己的双手仍在微微颤抖。
他没有回自己的值房,而是径直来到内阁外的一处石阶坐下。
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古老的石板上。
朱翊钧小心翼翼地取出誊本,开始逐字阅读。
“臣等谨奏。学问乃天下之公器,不可轻变...”
疏文开宗明义,指出学问是国家的根本,不可随意更改。
接着详细论述了阳明心学的优点与局限,认为其强调个人体悟,难以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。
更让朱翊钧惊讶的是,文中还大胆提出天下为公的理念,主张学问应当服务于百姓,而非成为少数人谋取功名的工具。
“...阳明先生之学,本为唤醒人心,使人各尽其性。若立为官学,必致穿凿附会,失其本真...”
朱翊钧读到此处,不禁拍案叫绝。
这正是他一直想说的话!
朝中那些鼓吹立阳明心学为官学的人,有几个真正理解王阳明的思想?
他们不过是想借机打击对手,争夺话语权罢了。
然而,当他通读完全文,又感到遗憾。
疏中虽然触及了社会不公的问题,却未能点明根本。
那就是必须彻底改革这个腐朽的体制。
当然,他也明白,这样的话若真写出来,恐怕连何心隐等人也会被立即下狱。
“已经足够了。”
朱翊钧自语道。
“有了这份《教习疏》,就有了对峙的资本。”
他抬头望向天空,云层渐散,阳光普照。
朱翊钧忽然看清了局势。
朝中并非铁板一块。
徐阶代表的清流虽然保守,但比起严党的肆无忌惮和王学激进派的理想主义,至少更务实;而天下亿万百姓,他们不关心什么心学理学,只关心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。
“三家互斗,总比两方对砍强。”
朱翊钧的嘴角浮现出冷笑。
他小心收好誊本,起身整理衣冠。
此刻的他,已不再是那个迷茫彷徨的小吏,而是一个看清了棋局的棋手。
大明朝这场权力游戏,他终于摸清了规则。
严府书房内,檀香缭绕,却掩不住那股子剑拔弩张的气息。
严世蕃独眼微眯,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黄花梨木案几,那声音像是催命的更鼓。
“东楼公。”
魏良弼捋着花白胡须,声音沙哑如磨刀石。
“那何心隐的《千人教习疏》,简直是大逆不道!”
鄢懋卿立刻接茬。
“人人皆可为尧舜?笑话!若是贩夫走卒都能成圣,那还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做什么?”
他说着,眼角余光却瞟向严世蕃,见对方嘴角微翘,这才放下心来。
严世蕃忽然嗤笑出声。
“何心隐这老匹夫,莫不是想让那些泥腿子不读书就翻身?”
他那只独眼在烛光下泛着阴冷的光。
“诸位说说,这等狂言,该当何罪?”
书房角落里,孙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