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1章 半个忠臣(3 / 5)

加入书签

骚扰边民。”

俺答哼了一声,调转马头。

“撤!”

看着鞑靼大军退去,李文进长舒一口气。

“将军,他们真的会同意吗?”

杨帆望着远去的烟尘。

“会的。因为这是双赢的选择。”

他转身对部队下令。

“全军撤回得胜堡休整,加强警戒。”

当夜,得胜堡内灯火通明。

杨帆在简陋的指挥所内伏案疾书,完善他的”板升计划”细节。

系统提供的数据在他脑海中清晰呈现。

目前草原上约有三十万汉人侨民,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型板升中。

如果计划顺利,五年内这个数字可以增长到两百万...

“将军,还没休息?”

李文进端着热茶走进来。

杨帆抬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。

“有些细节需要完善。”

他接过茶碗。

“文进,你觉得'板升计划'最大的阻力会来自哪里?”

李文进思索片刻。

“严党肯定会反对。他们一向主张对草原采取强硬政策,任何怀柔之举都会被扣上'通敌'的帽子。”

“不错。”

杨帆冷笑。

“所以我需要包装这个计划,让它看起来像是'以商制夷'的策略。表面上是我们用经济手段控制草原,实际上则是促进融合。”

李文进皱眉。

“但皇上那里...”

“嘉靖不喜欢战争,只在乎他的修仙和朝局平衡。”

杨帆胸有成竹。

“只要我们能证明这个计划既省钱又有效,他不会反对。关键在于如何应对严党的攻讦。”

另一边,玉熙宫内。

“陛下,夜深了,该歇息了。”

吕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,声音压得极低。

嘉靖没有回头,只是摇头。

“朕睡不着。宣大的消息,让朕如坐针毡。”

吕芳不敢接话,只是默默站在一旁。

皇上此刻心中所想,必是今日朝会上严嵩父子的嚣张气焰。

“吕芳,你说这天下,究竟是朕的天下,还是他严家的天下?”

嘉靖突然转身,眼中寒光乍现。

吕芳慌忙跪下。

“陛下息怒!天下自然是陛下的天下,严阁老不过是...”

“够了!”

嘉靖一挥袖袍。

“连你也学会这套虚与委蛇的说辞了?今日朝堂之上,严世蕃那厮竟敢直视朕的眼睛说话,而满朝文武,竟无一人敢出声!”

烛火噼啪作响,映得嘉靖的脸色更加阴沉。

他踱步到御案前,看着案上那份杨帆的奏折。

“杨帆说,大明已到了治乱循环的节点。官族独尊,百姓困苦,若不行重典治官族,朱家江山危矣。”

嘉靖冷笑一声。

“朕当初只当他是危言耸听,如今看来...”

吕芳额头渗出冷汗,不敢抬头。

他知道皇上口中的”杨帆”是谁。

那个因直言进谏被贬到边疆的小御史,如今却在宣大立下奇功。

“陛下,老奴有密报呈上。”

吕芳小心地转移话题,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。

嘉靖眉头一挑。

“胡宗宪的信?”

“正是。胡总督认为,与俺答可谈和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