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吏转官(3 / 4)

加入书签

三人互相看看,皆是面露喜色,刘老板更是试探着问道:“杨大人,我们派出了十三条船,最后就回来一艘,这么多年花费的钱粮着实不少,当年您在泉州府可说了,谁能找到这些宝贝,就有赏赐的。”

另外一个商人在一旁附和:“对对对,我们想着杨大人您一言九鼎,肯定会给我们些赏赐,我们就来了,不要太多赏赐,只要您能将我们出海的费用给我们报销,就成了。”

三人完全没意识到,他们带回来的两种作物,未来将彻底改变大明的农事。

闻言,杨帆放声大笑,说道:“本官不止要报销你们出海的费用,还要重赏,在你们花费出海费用的基础上,再补贴十倍!不,二十倍!”

三人听到这话,顿时都乐坏了,不住地谢恩。

他们还有不少土豆与玉米的种子,加起来大概有七八个锦盒这么多,都取来给了杨帆。

杨帆让陆仝带他们去领赏,自己则领着蒋瓛,连夜研究起土豆与玉米来。

蒋瓛翻来覆去看了数次,啧啧称奇道:“大人,下官还从未看过您对案子之外的东西这般感兴趣,这些小玩意儿,真那么厉害?”

杨帆取来辽东的地形图,还有新绘制的永安都司的地形图,道:“辽东都司,永安都司,地处苦寒,本次‘郭桓案’累及天下多少人?未来将有至少几万人被流放到永安都司去,吃什么?喝什么?本官一直在为此担忧,这不,救星来了!”

蒋瓛凑过去,发现杨帆正在地图上圈屯民点,他忍不住说道:“大人,您奉命彻查郭桓案,立下这么大的功勋,依下官看未来还会高升,陛下肯定将您留在京城,当成肱股之臣,您就别操心辽东都司与永安都司的事情了。”

杨帆闻言,圈屯民点的笔微微一抖,然后笑了笑并未说话。

洪武二十年,四月末,因“郭桓案”被波及的人在四月末达到了高峰,随着陆续有人被送往永安都司流放,天下人对杨帆的不满,或者说对皇帝的不满达到了极致!

五月初,江西婺源发生民乱,有百姓夜袭府衙,烧毁了府衙,扬言:杨贼不除,大明将亡!

死在袭击之中的衙役多达十五人,就连衙门的幕僚都被活活打死两人。

五月上旬,福建泉州府再度爆发民乱,有百姓打着“诛杀杨贼”的旗帜,将泉州城内泉州百姓为杨帆修的雕像砸毁,甚至一度差点攻陷泉州市舶司。

五月中旬,浙江衢州府爆发百姓大规模集会,抗争“杨帆大恶之举”,请求朝廷“诛杀杨贼”。

后五月间,又有浙江绍兴府、福建晋江县、江西景德镇等地,爆发民乱。

民乱的矛头直指杨帆,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,堪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

五月末,应天。

奉天殿内一片窃窃私语,新任的刑部尚书周帧微微低垂着眼眸,听吏部尚书詹同,与工部尚书赵俊议论。

郭桓案,刑部尚书王慧迪受其弟王慧宇牵连,降职成为刑部侍郎,由此周帧才上位。

詹同轻声说道:“听说陛下今日命杨大人上朝,看来陛下已经下决定了,杨大人,多半保不住喽。”

赵俊眉头微皱,说道:“江西、福建、浙江三地连续爆发民乱,还将泉州府杨大人的雕像都给砸了,民意汹涌,这一关不好过啊。”

詹同见周帧不吭声,问道:“周大人,此事你怎么看?”

周帧微微一笑,不咸不淡地说道:“该怎么处置,有陛下圣心裁决,周帧不敢妄议。”

詹同翻了一个白眼,正欲说话,朱元璋上朝了。

官员们例行山呼行礼,商议国事,杨帆则站在百官之中,自始至终没有发一言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