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升任左相,权倾朝野(2 / 5)
帆,以后也算有个依靠,对红薯来说是个好出路,杨帆却适应不了。
“红薯,我没有嫌弃你的意思,不过我今天真的太累了,侍寝的事情以后再说,以后再说。”
好不容易哄着红薯离开,杨帆疲惫地往床榻上一躺,嘀咕道:“娘娘哪是给我送侍女来了?纯粹是给我找麻烦来了!哎!”
就这样,杨帆的生活依旧,除了身边多了一个总想着侍寝的侍女外,再无变化。
除夕悄然而至,整个应天城都变得热闹喧嚣起来。
在一片烟花爆竹的庆贺中,洪武九年过去,洪武十年正式来了。
除夕之后,应天城依旧忙忙碌碌,因为燕王朱棣与魏国公徐达之女徐妙云的婚礼,也来了。
这桩婚事从朱元璋与徐达定下之后,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,可谓水到渠成。
朱棣与徐妙云自幼相识,当朱棣与她订婚之后,二人时常有接触,对彼此的印象都不差。
后马皇后召徐妙云入宫,徐妙云侍奉马皇后左右,很得马皇后的喜爱。
这桩婚事获得了双方所有长辈的祝福,大婚当日,排场更是大得不得了。
整个应天城张灯结彩,就连普通的百姓家都刮起了红绸,还有大红色的灯笼。
古人成婚时间是在黄昏,就见那满城的大红色,让应天成了一片火红色的海洋。
杨帆作为臣子自然也有机会去参加燕王大婚的宴席,不过除了毛骧之外,没人和杨帆攀谈。
两人寻了一个位置坐下,游离于百官之外。
杨帆端着酒杯来往扫视,道:“那不是宋濂宋老大人么?怎么他也来了?”
毛骧压低声音,笑道:“何止来参加婚宴?宋濂老大人身子骨越来越硬朗了,人逢喜事精神爽。”
哦?
杨帆心中一动,道:“毛大哥,我可没听说宋家有什么好事,你莫非知道些内情?”
毛骧微微眯起眼睛,道:“杨老弟,宋濂老大人的次子宋璲,马上要被征辟为中书舍人,孙子宋慎也要入内廷为官,你说是不是人逢喜事?”
杨帆微微颔首,左右看了看道:“怎么不见诚意伯?他的病还没好?”
毛骧一声叹息,道:“有的人生病是假的,有的人生病是真的,诚意伯这次,多半是真的。”
杨帆对刘伯温的观感不错,印象里刘伯温回到应天后,一直深居简出,没闹出什么幺蛾子。
根据记忆,刘伯温应该在洪武八年就去世了的,史书上记载,当时刘伯温重病,朱元璋让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,结果胡惟庸探望完,刘伯温服用了御医给抓的药,越吃越不舒服,好像有石头挤压内脏一样,后刘伯温请求归乡,到了家乡不久,也就病逝了。
关于刘伯温的死因,后世有传说,言胡惟庸带着的御医听从胡惟庸的命令,给刘伯温下了毒。
刘伯温死后,胡惟庸愈加专横跋扈,最后走上了专权独断之路。
杨帆与胡惟庸之间的纠葛太深了,胡惟庸恨不得置杨帆于死地。
就这么一瞬间的功夫,杨帆有了一个念头——刘伯温,能不能不死?
这念头一冒出来,就停不下来的,毕竟现在已经洪武十年了,既然原本该洪武八年就去世的刘伯温,如今拖到了现在,说不定还能继续拖下去呢!
杨帆想救下刘伯温,不止是出于对刘伯温的滤镜,更因为能让胡惟庸那孙子不爽,杨帆就开心。
燕王朱棣大婚,让应天城热闹了几日,大婚的气氛结束后,应天城又恢复了往日模样。
………………
今日是大朝会,文武百官齐聚奉天殿外,中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