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奏销制度(2 / 4)

加入书签

若朱元璋真的听信了杨帆的话,整改财政制度,对于户部来说无异于变天。

他们还怎么捞钱?怎么升官发财?

能够走到户部尚书的位子上,颜希哲眼光学识不差,他心知肚明朱元璋的财政制度漏洞百出,但那又怎样?

有漏洞才好钻漏洞,有弊端才能捞油水,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,你杨帆不懂?

杨帆冷哼一声,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颜希哲,道:“颜尚书,颜大人,陛下仁慈饶过了你的失察之罪,你倒好,敢跳出来欺君罔上,谄媚君王,你安的什么心?”

“你说而今的财政制度很好,不用改革?那好我问你,若制度真的这么完美,这三百多名正印官为何能掀起空印大案,是你故意放纵,责任在你,还是责任在陛下!?”

颜希哲的脸色苍白,正欲说话,杨帆的指责又来了。

“颜尚书,你明知道财政制度有弊端,却不站出来指正,反而谄媚君王信口开河,依我看你就是朝堂上的蛀虫,是啃噬大明根基的硕鼠!”

颜希哲瞪大眼睛,全身都颤抖起来,他算是体会到汪广洋为何被气晕了。

杨帆这张嘴,忒厉害!

“那……那不过是前朝的弊政,弊政罢了……”颜希哲颤颤巍巍地说道:“前朝的弊政,与陛下……无关。”

杨帆还欲攻击颜希哲,就听朱元璋开口,打断了二人的争论,他黑着个脸,没好气的说道:“杨帆,你既然觉得咱的财政制度不好,那你有什么好办法?”

朱元璋心里有火,杨帆如果不提出一个可行的章程来,他今天非降罪给杨帆,让杨帆尝尝苦头。

杨帆等的就是朱元璋这句话,他从衣袖中取出一封奏疏,双手高举。

“陛下,臣在牢狱之中冥思苦想许久,终于想出一个完整的章程来,臣将此法起名为‘奏销’,请陛下过目!”

哎呦?

群臣纷纷望过来,他们原以为杨帆是临时起意,未曾想这家伙连奏疏章程都拟定好了?

云奇取来奏疏,呈递到朱元璋的身前,毛骧就站在朱元璋的斜后方,却脑袋都不敢抬看一眼。

他忽然想起狱卒曾经说过,最近杨帆经常在监牢中奋笔疾书,写了一张后便撕碎了重新写。

如此往复不停,经常到了夜里还在一个人嘟嘟囔囔地说什么“税收”、“财政”之类的怪话,难道就是在为税收改革劳心劳力?

毛骧忍不住朝下方的杨帆望了一眼。

杨帆孤身一人站在群臣前面,腰杆子挺得笔直,与百官格格不入。

他是一个纯臣!

毛骧心中暗暗感叹,杨帆比他毛骧要纯粹的多,在杨帆的心里,永远装着大明江山与百姓。

这一点,毛骧自愧不如。

朱元璋打开奏疏,就见洋洋洒洒的一大篇文字,这奏销制度是杨帆根据记忆中的“奏销制度”,再结合大明目前的情况,连续修改了十几版写出的。

简而言之,奏销制度是一套系统化、规范化的财政管理制度。

主要涉及了工程兴修、钱粮征税、军需善后等方面,其中严格的奏报程序与管理规划,保证了国家财政的透明与顺利运行。

奏销制度的核心,在于财政收支的审核与监督,而这一点,正是朱元璋在明初设计的财政制度最大的漏洞与弱点。

杨帆在奏疏中所写的奏销,运作层面包括了各府州县,乃至于户部。

涉及的官员,必须定期编制详细的账册,进行,核算与审查,并最终由户部核销。

他这办法最妙的一点,就是将奏销制度与官员的考核联系一起,是吏治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