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一人战群臣(3 / 4)

加入书签

,他花白的眉毛抖了抖,没反应过来,杨帆为何连他一起咬?

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,那激动的脸上又有些发蒙,前一秒,他还觉得自己让杨帆来是最正确的选择,但看来是高兴得太早了,他居然将满朝文武都得罪了遍。

淮西勋贵里的核心人物胡惟庸,浙东文党的核心汪广洋,被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。

“汪相久经宦海,对空印册的把戏应该心知肚明吧?胡相素来机敏足智多谋,你能看不出这空印里面的门道与弊端?你们二人尸位素餐,欺君罔上!简直是一丘之貉!”

哗!

杨帆这话一出口,满堂哗然,就连朱标都听不下去了,频频给杨帆使眼色,让他少说两句。

汪广洋羞愤难当,他愤怒的是杨帆竟然将他与胡惟庸那小人混为一谈。

羞的是杨帆没说错,空印册这事儿他汪广洋早就知道,却故意装作不知,更没有向朱元璋禀报。

杨帆心中洋洋得意,他话说得这么绝,一起得罪了淮西勋贵与浙东文人的核心,他还能有活路?

快,赶快联手干掉我!

杨帆嘴角微微上扬,他一番怒斥,虽然惹得众官员心里愤恨不满,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与他对决。

空印册这案子,无论如何辩驳,杨帆终究站在一个“理”字上,何况杨帆出了名的不要命,谁出头他就咬谁。

汪广洋盯着杨帆半晌,就当杨帆期待汪广洋发怒的时候,他却缓缓地摘下了官帽,走向前来,在百官的注视下向朱元璋请罪。

“圣上,老臣年事已高,年老昏聩,对空印一事失察,老臣无颜留在应天!”

什么情况?杨帆盯着汪广洋有些佝偻的背影,汪广洋不杀自己?反而打算辞官跑路!

朱元璋的脸色变冷,道:“汪相,你要走?你要扔下担子离开应天?”

上一次汪广洋要辞官归乡,被朱元璋给否了,这一次汪广洋是打定主意要隐退。

他算是看明白了,而今的朝堂太危险,不说别人,光一个杨帆就搅动得朝野震荡。

汪广洋害怕下一次杨帆对他发难的时候,会牵连汪家,牵连到整个浙东文党,他可不想晚节不保。

汪广洋点了点头,说道:“圣上啊,老臣有错,无德无能,难以担任中书省丞相之职,请圣上容老臣辞官归隐,当一个山野闲人吧!”

起风了,汪广洋花白的头发被风吹起了丝丝缕缕。

朱元璋当然不愿意汪广洋离开,他轻声劝说道:“汪相,有错领了责罚便是,大明朝离不开你,你还是留在中书省行丞相事,何必非要归隐?”

汪广洋苦笑,他看了杨帆一眼,说道:“小杨大人说得没错,老臣知情不报有欺君罔上之嫌,老臣已经无颜留在京城,请陛下恩准老臣离开吧!”

胡惟庸眼观鼻鼻观心,心脏“砰砰”跳动地厉害。

他巴不得汪广洋这老家伙赶快辞官,汪广洋不在,中书省以后就是他胡惟庸的天下!

时间好像凝固了,朱皇帝不说话,群臣也静悄悄,唯有风声吹过奉天门。

朱元璋凝视了汪广洋一会儿,见汪广洋依旧没有捡起帽子,他就知道汪广洋是下定了决心。

此时的朱皇帝也有些愤懑,你不愿意当这个丞相,有的是人想当,因而直接一挥手,道:“撤去汪广洋中书省右丞相之职,贬去广东行省做参政!”

汪广洋虽然没有顺利归隐,不过离开了应天这个风暴中心,他已经很满意。

老大人对着朱元璋行大礼,说道:“老臣谢陛下隆恩!”

汪广洋解脱了,令许多浙东文党的人对杨帆恨之入骨,是杨帆逼迫汪广洋离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