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一人战群臣(2 / 4)

加入书签

被吓得一哆嗦,他硬着头皮走出来,恭敬地行礼,道:“启禀圣上,各府、州、县官员有许多距离京城路途遥远,运送税粮难免有损耗,为防止户部将印册打回去重新审查,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权宜之计……”

见朱元璋虎目一瞪,颜希哲又忙说道:“此法从前元时就是这样,多少年来一直如此,微臣,微臣是萧规曹随,而且这些印册都是盖了骑缝章,断不会出现陛下担忧的随意添加之事。”

颜希哲神态恭敬,嘴上却不肯承认错误。

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,一声冷笑:“照你这么说,倒是咱的错,咱多事了?”

“微臣不敢!”颜希哲腰都快弯成九十度了,道:“圣上未曾过问,此事便一直如此,而今陛下过问,规矩自然要改。”

朱元璋见到颜希哲这样子,勃然大怒,颜希哲的话完全将他这个户部尚书摘得干干净净。

“呵呵。”朱元璋正欲训斥颜希哲,忽然从百官中传来一声冷笑。

杨帆,站了出来!

他先是对朱元璋行礼,道:“陛下,臣有话要说。”

朱元璋的嘴角微微上扬,一挥袍袖:“说。”

杨帆得了准许,看向一脸懵的颜希哲,道:“颜尚书,你这话也就骗骗小孩子了,骑缝章里的那些猫腻,在场的诸位大人,谁不是一清二楚,你堂堂户部尚书,怎么有脸有这种小儿科的手段糊弄陛下?你这是欺君罔上?”

颜希哲一张白面迅速涨红,狡辩道:“杨帆!你休要血口喷人!本官没有……”

杨帆一挥手打断了颜希哲的狡辩,道:“你身为户部尚书,却知情不报,任由正印官们年年贪墨税收,中饱私囊,为官不能恪守本分,为臣子亦不能为陛下分忧,你有何颜面待在朝堂之上?!”

杨帆这劈头盖脸地一顿怒斥,噎得颜希哲无话可说,颜希哲只好求助地看向胡惟庸。

胡惟庸对杨帆可谓厌恶到了极点,出言为颜希哲解围:“杨大人,颜尚书是户部主官,你恶语伤人,是否太过分了?”

杨帆冷笑,将矛头对准了胡惟庸:“过分?还很不够!胡相,空印一事你早就知道吧?为何知情不报,任由前元的弊政一直留到了现在?你到底安的什么心!”

胡惟庸没想到杨帆将矛头对准了他,他怒道:“杨帆!你狂妄,本官对圣上,对大明忠心日月可鉴!”

杨帆未搭理胡惟庸,转身看向其他的官员,声音洪亮。

“何止是胡相,在场的诸位大人,有哪个不知道空印册一直存在?有哪位不知道正印官中饱私囊?可你们受皇恩浩荡,却视而不见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,愧对天下的万民,你们可还记得衙门前那块石碑上的话,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!”

这句话出自五代时后蜀之主孟昶的《令箴》,宋太祖赵匡胤灭蜀后,摘取其中的四句十六个字,更名为《戒石铭》,颁行于天下,随后历朝历代的衙门石碑前,都刻有这十六个字,其目的是为了警戒各级官吏。

“你们对得起那些俸禄吗?对得起身上的官袍吗?”

杨帆的这一顿输出,让皇位的朱元璋心里笑嗨了,就该是如此,杨帆简直是说出了他的心声,要不是场合不合适,他都忍不住鼓掌了,今日叫杨帆来是对的。

兴,还暗暗给杨帆鼓劲,说得好!说得妙!

看着胡惟庸憋成猪肝一样的脸色,汪广洋脸上的皱纹舒展了不少。

谁知杨帆的话锋一转,道:“汪相,胡相,你二人掌管中书省,乃文官之首,空印一案,你们二位首当其冲,该负最大的责任!”

汪广洋本来听得津津有味,可没想到,杨帆转头就矛头指向了他身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