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一章 文渊阁应对(5 / 6)
“你能做到这一点,你的合理要求,老夫都能答应。”
朱寅拱手道:“下官但竭尽所能耳。叛军虽然必败无疑,可下官若无捐躯之准备,也不敢去宁夏监军。”
王锡爵冷哼一声,暗骂一声滑头。
你有捐躯报国的准备?老夫不信!
可是朱寅回答的滴水不漏,滑不留手,他也无可奈何。
“你回去准备离京吧。”王锡爵坐了下来,“关防、旗牌、檄文随后就到。记住你的话,老夫等着你的好消息。你要是误了军国大事,就算没有捐躯,怕也难逃国法,老夫这一关你就过不去。你好自为之吧。”
朱寅神色不变的说道:“元辅钧旨大教,下官铭记在心。”
然后拱手道:“下官这便告退。”
沈一贯话里有话的说道:“去吧,好好做。兵部和户部那里,都会好好配合。”
赵志皋道:“你举荐兵部抽调的将领中,还有石柱土司之妻秦良玉,举荐女子为将等同儿戏。不过既然是偏师,她又是土司,你又说那女子有巾帼之能,就准你所荐罢。”
其实朱寅举荐的人还有熊廷弼。但没有引起赵志等人的注意。秦良玉是女子,想不被人注意都难。
好在因为有土司瓦氏夫人抗倭的先例,朝廷对于土司女将,也能放心任用。
张位也勉励了几句,说户部会好好配合,让朱寅不要担忧钱粮。
万历二十年,三月初一。
钦差巡抚宁夏地方参赞军务、都察院佥都御史朱寅,擎钦差关防、王命旗牌离开京师。
宫中并无送行旨意。
然而很多官员仍然自发的出城送朱寅西去。
送行的人群之中,当然有宁家姐妹。
直到朱寅的身影看不见了,宁家姐妹仍然站在原地?望。
朱寅非常低调,出北京城时只有上百个随从。可是等到了西山,就有数百个随从了。
其中三百多朱家的家兵,都是苦训数年的精锐,而且都是忠心耿耿。
跟随朱寅出征的,还有小黑和飞虎。
小黑穿着一身精心打造的狗甲,护住了狗头和要害,坐在朱寅的马车中。
这套狗甲的花费,比高级将领的盔甲还贵,是朱寅让岱山岛的工匠专门为爱犬量身定制的。
朱寅累了就坐车,休息一阵又骑马。数百人的队伍一人双马,第一天就走了一百五十里。
他不会去蓟镇和戚继光汇合,因为戚继光已经提前数日率军西去了。
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