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一章 文渊阁应对(4 / 6)

加入书签

持。

    谁知朱寅说道:“回元辅话,下官记得,铁木真六征西夏,最先攻克乌剌海城,再攻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山谷,再攻灵州和黑水城,再攻打中兴府。

    沈一贯等三位老不禁有些惊讶。这些问题,他们都不太清楚,朱寅却对答如流。

    顿时,他们对朱寅此行就充满了希望。

    王锡爵也很是意外,本是要刻意为难,谁知朱寅知道。

    他深深看了一眼朱寅,缓缓说道:“很好。你回答的没错。那么你可知道,宁夏镇有多少兵马?”

    朱寅回答:“兵额七万一千,马两万两千。如今已经多半被叛军挟裹。”

    朱寅虽然这么回答,可他知道,万历时期的宁夏镇,根本没有这么多兵马。

    王锡爵又问:“你去了宁夏,打算怎么平叛?”

    “你可知道,朝廷本来要以陕西总督魏学曾为总督,去宁夏平叛?若你没有方略,那也不必去了。连中三元的确才高,却未必能知兵。”

    朱寅胸有成竹的回答:“首发檄文,先问首恶,以固原兵出长城,断叛军南下之路。以延缓兵守卫黄河,叛军东进。以甘肃兵调镇藩卫,连同凉州卫,断叛军西逃之路。”

    “而我与戚少保率领主力,在大同修整之后,不过吕梁,也不渡黄河,而是走阴山之南,断绝叛军和蒙古诸部的联系,同时阻止叛军逃入蒙古。”

    “走阴山虽然冒险,可却是速战速决之策。这几年,戚少保数次率军出塞威慑蒙古诸部,已见成效。这次可以赌蒙古诸部按兵不动。如此一来,叛军外援断绝,四面被困,破之可也。”

    朱寅后世看耗时八个月,耗银近三百万两的宁夏之役,觉得明军犯了很多错误。

    真正的叛军其实不到两万,虽然主力是拜父子的蒙古兵,彪悍善战,可蒙古兵只有三千人。

    而明军调集了八万精兵参战,五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兵力,居然打了大半年,还差点让叛军逃到塞外。明军虽然?了,但代价很大。

    宁夏之役没能速战速决,也影响到了壬辰之役。使得壬辰之役因为西边战事的牵制准备不足,最后也是惨胜。

    要是打的好,最多四个月就能结束战事,起码能节省一百多万两银子,还能为壬辰之战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。

    朱寅一边说,王锡爵一边看着地图,神色很是复杂。

    良久,王锡爵点点头,露出一丝赞许之色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你已经有谋略了。”

    王锡爵站起来,“可光纸上谈兵还不成,也要随机应变,指挥若定。朱寅,老夫只有一个要求。半年之内打完,耗银不可超过二百万。陛下的意思你也是知道的,尽快平叛,尽量少花银子。”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