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3章 册封吴王!(3 / 6)

加入书签

者七千余人。

被两大土司奴役的百万农奴,一下子成为大明的编户齐民。

至此,统治永宁、水西的两大土司,烟消云散。

朱寅宣布,在永宁、水西改土归流、推行汉化。同时将戚继光等人的封地,全部安置在两地,成为永宁、水西的一个个微型封国。

摄政对反叛土司的严厉处置,狠狠震慑了西南诸部的贵族。很多土司都是争先恐后的派出子弟入京纳贡,甚至上书亲自入京朝见。

腊月初五,朱寅再次给功臣封爵。

封杨应龙为遵义侯,封宋万化为贵阳侯,封马千乘为新息侯。这些都是县侯,封地六十里。之所以封的这么高,是因为他们都是土司,本就是封建领主,而且带资进组。他们的封地,本来就在他们的世袭领地之中。

按照朱寅的设想,将来除了他们的法定封地,超出封地之外的世袭领地,全部要改土归流!

又封兰察为武忠男、毛文龙为英睿男、曹文诏为英勇男、梅赫为武信男、尼满为英智男、康熙为忠睿男…

还封秦良玉为郡君(位同侯爵)。丁红缨为乡君、嘎洛为乡君、靳云娘为乡君(位同男爵)。

根据朱寅改革的爵制,将来不分宗爵和民爵。除了亲王和公主这两个爵位,其他爵位包括郡王和郡主,全部可封授给异姓功臣。

这就是朱寅的大气!

他这不仅仅是为了酬功笼络,也是为了建立更加严密、合理、宏大的功勋贵族体系,缔造一个新兴集团,对内抗衡保守的文官豪绅和土司割据势力,对外推行扩张主义政策。

其实就是提高基本盘的地位。

很多跟随朱寅多年的旧部心腹都有封赏,可谓皆大欢喜。暂时没有封爵的人,只有靖海军的将领。

腊月初五,朱寅主持朝会,再次宣布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:以南洋靖州(吕宋)、东海东宁(宝岛)、济州岛,为大明新土!

靖州建省,设靖州布政使司,设八府六十四县。

东宁建省,设东宁布政使司,设三府十八县。

济州设直隶州,隶属于松江府。

再新建舟山府,设三县。

至此,靖海军的海上领地,全部并入大明!

自宣德弃疆一百七十年来,大明疆土第一次拓展,一下子增加了两省一州!

舟山群岛也再次全部恢复郡县建制。

同时,朱寅以皇帝名义颁布诏书,正式改“承宣布政使司”为省。而在此之前,省只是习惯通称,并非法定的制度名称。大明各省的法定称呼,自始至终都是“承宣布政使司”。

朱寅改司为省,当然是为了简化称呼,遵循习惯。

伴随“改司为省”诏命的,还有《奖掖移民垦荒诏》:

“凡是自愿移民靖州省、东宁省的大明百姓,朝廷负责海路运输。不论男女老幼,按口发放安置钱粮,银每人五两、粮每人五石、布每人两匹、盐每人三十斤。”

“每十人,授耕牛一头,骡马一头,农具两套,织机两张…”

“开荒所得,每人最高可获二十亩永业田,且免除赋税五年。每人二十亩之外开垦出来的多余合格耕地,朝廷高价收购为官田,每亩一两。”

“移民的匠人,开办的所有店铺,十年不征收任何赋税,不服无偿劳役…”

“愿意去靖州、东宁二省去当知县、县丞、主簿的士人,只要有秀才功名,就可自荐吏部,参加考试后择优选用。”

“愿意去二省当知府、同知、通判的士人,只要有举人功名,也是择优选用。”

“愿意去二省当教师的士人,五年之后以八品官员选用。”

“凡是去二省经商、捕鱼、开垦庄园等人,免除五年赋税…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