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9章 采薇的信(3 / 4)
明白了,可还是很疑惑的说道:“不对啊。为何俺没有看见安州渠能灌溉百里良田的水渠,规模必然不小,俺却没有发现啊。你这沙盘上,也是没有。”
徐渭接话道:“那是因为,安州渠也已经不存在了。安州渠如今的位置,就是我军驻扎的温泉驿!”
“百年前,安州渠淤积,开始慢慢消失。为了防止洪水淹没安州,高丽人就在古城遗址修建河坝,年年加固。眼下,这座河坝就在倭寇大营的范围。”
戚继光点头道:“等到洪水来了,倭寇想水淹我军,就会先连夜撤出古城,然后炸开河坝,大水会连古城、安州一起淹没。倭寇大军提前躲避洪水,只能移营到附近的妙香山谷。”
“那里距离古城很近,地方也够大,是倭寇唯一能躲避洪水的理想营地。除了那里,十几里内根本无处扎营。雨水天气行军困难,大军目标又太大,为了隐蔽,他们不可能走远,只能就近移营。”
戚继光的目光盯着妙香山的位置,喝了一口茶,伸手在妙香山一点。
“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,是通过安州城的地道,预先在妙香山谷埋伏重兵。等倭寇撤出坚固的古城大营,进入山谷,那就是我军绝佳的伏击之地。他们想淹我们,却只能淹没空无一人的城池和大营。而我军已经在妙香山守株待兔,等着他们自己进入陷阱。”
戚继光说到这里,眉头一皱,“可若是倭寇想的更多,他们想到了这一层呢这春雨下个不停,半月内必然来汛。他们能想到水淹安州,就可能想到我们知道水淹之计,可能会将计就计。那么……”
朱夏笑道:“那么他们可能预先在妙香山埋伏。一明一暗的使用阴阳计。他们可以一边故意炸坝泄洪,一边使用空城计,主力提前在妙香山埋伏。”
“等到我军主力进入妙香山设伏,他们早就埋伏好了,我们反而成为被伏击的猎物。到时,他们占据绝对的地理优势,双方兵力差不多,我军骑兵又难以发挥,那就必败无疑了。”
徐渭抚须微笑:“所以我猜,倭寇只要有能人,迟早会想到这里,迟早会将计就计的使用空城计,大军埋伏在妙香山。”
戚继光放下茶盏,“文长兄,若真是计中计怎么破倭寇如果想到这一层,必然严密监视我军动向,我军就无法提前设伏了。等于是最后大家都玩了个寂寞。”
“破之易耳!”徐渭似乎早就胸有成竹,“倭寇无论是水淹计,还是计中计,他们肯定都会去妙香山谷。区别只是,水淹计的话,他们会在山谷扎营,不会埋伏。若是计中计,他们不用扎营,只会埋伏起来。不管是扎营还是埋伏,他们都会去妙香山谷。”
“河坝一炸开,两条江河的洪水倾泻而下,古城和安州都是泽国,他们也只能撤入山谷,我军也只能撤入山谷。他们距离妙香山近,更有利占据地利,这也是他们的机会。”
“我军就只当不知道他们的计划,按照计划去妙香山,看似是进入他们的圈套。可是我军到了山口,偏偏不进,然后突然掉头,抢占倭寇抛弃的古城大营!”
“因为此时日军是空城计,大营中兵力很少,主力已经悄悄进入山谷,所以我军可迅速攻入防守空虚的倭寇大营控制大坝,阻止日军破坏大坝。河坝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破坏的了,只要我军进入日军大营,大坝就保住了。大坝保住了,日军大营也不会被淹,我军就可鸠占鹊巢…”
“哈哈!”戚继光大笑,抚掌道:“果然是妙计啊,又阴毒又老辣!算的死死的!”
朱寅也笑道:“如此一来,就是调动了日军,来了一出腾笼换鸟之计!日军主力进入了山谷,我军占了日军大营,就能利用日军自己的大营,将日军死死堵在山谷之中,不让他们出来!瓮中捉鳖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