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3章 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(4 / 5)
父子,老夫也只说与你知晓。”
朱寅道:“吾师一针见血,用心良苦。弟子谨受大教。但请先生放心,弟子自会珍重自己。”
朱寅陪着老师一起做五禽戏,也跟着作出一个鹿奔的动作。
沈一贯缓缓说道:“当年,赵志皋入阁没有经过廷推荐举,而是陛下特旨钦点。陛下的意思,是希望他投桃报李,在内阁发力,支持立皇三子为储君。但他态度暧昧不明,陛下心怀不满,也是一个原因。”
“陛下牺牲赵志皋,也是为了敲打首辅、张位和我。若是接下来,首辅没有让陛下满意的举措,恐怕也要步赵志皋后尘。”
朱寅忽然想起历史上的“三王并封”。这是万历朝的大事,发生的时间就是万历二十一年的正月,也就是本月。
发起人,正是首辅王锡爵!
三王并封,是主张同时封朱常洛、朱常洵、朱常瀛为亲王。本质上是淡化朱常洛的长子地位,将三位皇子置于同等地位,是有利于郑氏的图谋。
听沈师的意思,王锡爵要动手了
历史上的三王并封,因为百官的反对,尤其是科道言官代表的清流集团的激烈反对而失败。王锡爵因此被逼辞职。
可是这次呢也会失败吗多了张鲸这个变数,难说!
沈一贯又打出一个耸肩缩颈的猿提,“稚虎,你可明白老夫的意思”
朱寅突然明白,为何沈师会选择此时倒向郑氏,因为这次的确是个最好的机会。
接下来的事件,朝局会剧烈动荡。此时表明态度,受到的冲击最小。沈师真是老狐狸啊。
朱寅会意道:“所以先生这次…要支持王阁老”
“不错。”沈一贯点点头,收了动作,“内阁是应该团结一次,给陛下一个交代了。陛下之前让我等入阁,本就抱着期待。”
“若是内阁迫于九卿和言官压力,就一直上下逢源,陛下就会彻底怠政,拒绝合作。”
“朝野都说,国本是首要大事。可是对内阁而言,谁当太子不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事:陛下要振作!”
朱寅掏出手帕,擦擦老师额头的细汗,“内阁是希望在国本上对陛下让步,换取陛下励精图治”
“然也。”沈一贯点点头,神色有点无奈,“陛下一心要立常洵,百官想立常洛,就这么一直耗下去,对朝政,对天下,有害无益!”
“皇上已经几年不上朝,和群臣赌气,不郊、不庙、不讲、不见…如此种种,自古罕见。最近,就连官员缺额,也不想补充了。如此下去国事日非,可怎么得了”
“我等就算不能致君尧舜上,起码也不能置君父于昏聩不明。”
“若是内阁的退步,能换来陛下回心转意,励精图治,谁当太子还重要吗都是陛下的儿子。百官何必非要和陛下犟到底真是不当家不知当家难呐。”
朱寅附和道:“先生言之有理。若是内阁退让,能换来陛下的振作,那也值了。可是,若是陛下仍然我行我素呢”
沈一贯叹息一声,“那就无能为力了。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”
朱寅默然不语。
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这八个字,可谓道尽了几位阁老的官箴。
朱寅也叹息一声道:“日军快要打到辽东了。当此国事艰难之际,陛下还念念不完国本之争,为此不惜朝廷分裂,党争激化,真是让人唏嘘啊。”
沈一贯抬起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眸,凝视着朱寅道:
“稚虎,为师知道,你支持皇长子,主要是出于情分,并非真是死守‘无嫡立长’四字。除了情分,你也是要借助此事,赢取声望,获取清名。”
“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