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 “朕说的是封爵,没说给朱寅封侯!(4 / 5)

加入书签

的人酗酒滋事、相互斗殴,或者擅自外出,结交官员,刺探消息,调戏民女。”

“有的使臣一住就是一年二年,犯了事,惹了麻烦,朝廷也是息事宁人。”

“吾兄此次效法班超,擒拿日本君臣回朝献俘,也算是杀鸡儆猴,我这个官也能好做一些。”

他比朱寅大二十多岁,却称朱寅为兄。

朱寅闻言,对王士性更是刮目相看。

此人能看到这些,足以说明不是那些没心没肺的颟顸之臣,可堪重任。

“恒叔兄不必再和他们委曲求全。”朱寅说道,“若再有嚣张跋扈的使臣,一律报礼部和鸿胪寺严加处置。不要怕,我给你们担着!这是在大明,谁也不能撒野。”

朱寅说到这里,忽然说道:“听说恒叔兄当年在西北待了两年,对关中陇西的山川、地理很是了解关中如今风水大坏么”

王士性有点意外朱寅会关心这个,顿时来了兴趣,肃然道:“的确算是了解。虽说风水大坏还不至于,却也形势严峻。”

“秦人急功近利,焚林而猎,竭泽而渔,伐木烧畬,山无完肤。虽得粟帛之利,实遗子孙之患也。”

“秦地不少地方,雨潦冲刷,土崩石流,膏腴尽去,水源枯竭,唯余深沟巨壑。长此以往,关中怕是积重难返了。”

朱寅佯装动容道:“竟是到了如此地步么”

王士性叹息道:“秦字本义,禾苗茂盛也。昔时秦地水草丰美,林野密布。今多涸浅,夏则暴涨,冬则断流。”

“尤以陕北为甚。朝廷一直在陕北伐木烧砖,建造长城堡垒,童山处处,触目惊心。以至于掘井十丈,方得涓滴。这如何得了”

他神色带着忧虑和无奈:

“数十年内,若西北风水没有改善,秦地千万黎民,便不能自给。而秦地民风彪悍,一旦天灾缺粮,必出大乱啊。”

“可惜,宫里、内阁、九卿,都不以为然,朝臣们对在下的意见,也视为危言耸听、杞人忧天。”

朱寅闻言,不禁心中一凛。对王士性的评价,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
朱寅脚步一停,青眼有加的看着王士性,正色道:

“恒叔兄,可愿外放秦地,出任西安或延安知府”

“嗯”王士性神色一怔,“知府稚虎兄是担心关中风水,有心让我治理水土”

他不禁有点激动。他是鸿胪寺的六品主事,虽然是京官,但并非清贵之职。一旦外放的话,一般是五品知州,或者五品同知。

能出任四品知府的很少。尤其是西安府、延安府这等上府、要地的知府,那就更少了。

但是,以他的资质和品级,只要有权贵支持,外放倒也能担任西安知府。

朱寅点头道:“恒叔兄大才,别说知府,就是布政使也足以胜任。尤其是秦地,非恒叔兄不可啊。”

“恒叔兄只要愿意去,我就尽量为恒叔兄谋取此官。恒叔兄乃实心用事之人,想必不会拒绝吧”

王士性拱手道:“那在下就谢过稚虎兄了。若能去陕西牧守一方,必要殚精竭虑,不负稚虎兄所托。”

两人正说到这里,忽然馆丞匆匆而来,禀报道:

“宫保,主事,传旨的中使到了,说是宣正使、副使入宫召对!”

早就在等候旨意的朱寅,立刻离开会同馆,和副使郑国望联袂入宫。

王士性看着朱寅的背影,欣然说道:

“稚虎先生心忧天下,知人善任,真治世之才也!”

……

乾清宫之内,天子正在和郑贵妃商议。

皇帝和皇贵妃都是手持烟枪,吞云吐雾。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