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!(1 / 5)

加入书签

第244章 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!

蒙古人的第一波箭雨袭来时,戚继光的令旗也同时挥起,

“举盾!”

传令兵嘶吼的瞬间,数千柄丈余长的竹製盾牌齐齐竖起,箭矢钉入竹片的“鐸鐸”声如同骤雨击打芭蕉。

透过竹隙,明军士卒看见子骑兵如狼群般在五六十步外游弋,控马的本事犹如鬼魅他们贴著马背衝刺,骑手却能反身拉满角弓。

“鸣鸣鸣一”对岸蒙古人的牛角號撕裂长空。两翼袭来的轻骑如离弦之箭掠过,对明军射出一支支淬毒的箭。

这是两千有甲的子精骑,可不是普通的牧民。他们的衣甲不但很统一,战术也很统一。都是先藉助马速放箭,射箭之后再调整方向,和明军保持五六十步的距离侧面驰骋。

动作十分嫻熟不说,和战马的配合也很完美。

“嗖嗖嗖夏—”

子的箭雨拋射看落下,明军中的盾牌立刻举起。与此同时士卒们都低下头,防住没有面具遮掩的脸。

但是,明军士卒的甲胃並非全防护,甲片也不像军官那样精良,盾牌的数量当然也有限,所以很快就有人开始受伤。

“啊一”

“哎唷一”

【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.】

惨叫和痛呼声中,上百个明军士卒被射伤,还有十几个面门中箭,当场饮恨。

蒙古军不像汉军,其实没有严格的步弓、骑弓之分。

蒙古弓都是反曲复合弓,特点是短小轻便而拉力又强,弓力最少一石,力量並不比明军步弓差,五十步仍然能杀伤普通甲兵。

他们在马上常用的三两箭,居然只算轻箭!加上战马速度和高度的加持,杀伤力一点也不比明军的步兵弓箭手差。

对於蒙古骑兵而言,站在地上射箭和骑在马上射箭区別並不是很大。他们在马背上长大,从小训练箭术也很少静態训练,几乎都是在马上移动训练。

很多人觉得蒙古骑弓短小,就认为弓力轻,是个很大的误解。

否则,精通骑射这个说法又是怎么来的

东西两翼蒙古骑兵的队形很稀疏,相距足有丈余,这也是蒙古骑兵的固有战术。

他们在马上骑射,羽箭能准確的射向敌阵,可明军要反击却不容易。

因为他们的阵型很散,不像明军必须保持比较紧密的队形。

“鐸鐸!”几支生著诡异锈跡的羽箭,插在距离朱寅不远处的大盾上,箭尾颤抖不已。

显然,这是敌军中的射鵰手射出的箭。

蒙古弓按照弓力分为几个等级,力量最强的超过两百斤,能用这种弓的叫射鵰手,一箭能射三百步,百步都能破甲。

但是这种射鵰手,蒙古精兵中也是百里挑一的存在。对方两千铁骑,射鵰手最多二十个左右。

蒙古军喜欢用射鵰手射杀敌军將领,

“保护相公!”数百甲兵护卫齐声吶喊,谨防朱寅被羽箭射到。

蒙古人的箭,最喜欢淬毒。

“吾何惧之!”朱寅拍著骆驼的驼峰,“子虽然善射,终究是插標卖首之徒。”

丁红缨赶紧道:“虎叔还是回中军高车,那里最安全。”

毛文龙和曹文詔也请朱寅回中军高车。朱寅也不坚持,隨即下了骆驼,带著黑虎回到高车。

他虽然身上有宝贝小姨子的药,可要是被蒙古人用粪便、腐尸和毒草液泡过的箭头伤到,那也很麻烦。

“嗖嗖嗖一”明军大阵中的数千步兵弓箭手也同时射出大片箭雨,可是射死射伤的蒙古骑兵只有三四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