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阿姐一路辛苦!(1 / 4)

加入书签

第214章 阿姐一路辛苦!

朱寅一身緋红常服,胸口四品文官的云雁补子,一副清贵文臣的派头。

在一眾顶盔攒甲的武將之中,显得格外亮眼。

朱寅继续道:“自古李姓多名將。如松將军虎头燕頷,气势不凡,果真古名將风采,在下见之心折。这次有李將军出马,我与大將军如有神助啊。”

李如柏见朱寅如此热情,没有钦差巡抚和天下奇才的架子,多少有点意外。

大名鼎鼎的江左朱郎,对自己这么客气的么

朱寅十二岁三元及第,惊才绝艷,前所未有。江左朱郎的大名响彻天下,民间皆以为是文曲星君转世,不是一般的文官相公可比。

如今年仅十五,已是一个传奇。文官之清贵,臻於极点。

毫不夸张的说,天下很多人不知道首辅,却很少有人不知道朱寅。

这种人物,李如松本来以为会像很多文官那样盛气凌人,对武將不假顏色,谁知居然如此平易近人。

二弟说江左朱郎和他关係莫逆,乃是忘年之交。难道是看在二弟的面子,才对自己青睞

李如松堂堂二品武官(都督事),身经百战的大將,听了朱寅的话居然有点受宠若惊了,赶紧俯首作揖道:

“抚台相公过奖了,末將万不敢当。相公大名如雷贯耳,末將今日一见,方知传言不虚。”

李如松的一张国子脸居然微微发热,不由想起少年时期学习兵法,老师徐渭夸奖自己时的感觉。

李如松和李如柏乃是亲兄弟,可样貌却大有不同。

李如柏是肉乎乎的圆脸,眼晴细长,长相有点像藏狐。虽然也有武將的气概,却多少带著一丝喜感。

李如松就不同了。

他已经年过四旬,面貌颇有风霜之色,身材高大挺拔,伟岸如松,正如其名。而且浓眉大眼、鼻直口方,不怒自威,颇有凛冽杀伐之气,一看就是武將。

在朱寅看来,李如松是个硬汉风格的师气大叔,十分有范儿。长相有点像张丰毅,又有点像段奕宏。

李如松是徐渭的学生,作为李成梁长子,他资格很老。早在九年前就任山西总兵。

几年前,李如松又调任宣府总兵。但这位將门虎子很有武人的风骨,多次得罪了文臣,屡遭弹劾。

当时,新任宣府巡抚的许守谦检阅边军,按照惯例,李如松应该主动拜见巡抚,让许先生上座,自己甘居陪座。

巡按御史作为文官,当然要站在巡抚许守谦这边。於是巡按弹劾李如松“跋扈”,被免去宣府总兵之职,又调到山西。

到山西后再次被文官弹劾,山西也待不下去了,只能回到辽东。

皇帝召他入京去中军都督府出任閒职,心高气傲的李如松如何会去那养老於是掛著都督事的头衔待在辽镇。

这一次,朱寅巡抚寧夏主持平叛,第一时间就运作李如松接任寧夏总兵官,作为提督军务戚继光的副手。

而原本的歷史上,李如松是作为提督军务被启用,掛师镇压哮拜之乱。

李如松感激朱寅举荐,却不知道如果不是朱寅这个穿越者,他这次就是掛师的提督,而不是应该病死好几年的戚继光当提督。

朱寅又在戚继光的介绍下,依次和大同总兵董一奎、副总兵马林、参將陈琳、骆尚志敘礼,言语之间平易近人,十分热络,完全没有监军钦差的架子。

尤其是对穿著皮鞋的李如柏,最是亲切。

诸將顿时对这位清贵无比的少年钦差更有好感。

武將在文臣面前本来就很自卑,更別说面对连中三元、当过翰林学士、

<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