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我是古人(4 / 5)

加入书签

> 这就是正式考试的炮声了。

隨即,考场两边传来鞭炮声,霹雳啪啪等到鞭炮声一停下,考吏大声道:

“停止抄题!开考!从此时起,任何人不得喧譁!不得交谈!不得相互示意!不得探头探脑!不得出號房!违者以作弊论处,勿谓言之不预也!”

“如厕之人,必须告知號军,陪同前往,严禁私自独自如厕!”

“国家抢才大典,不容丝毫褻瀆!诸君慎之慎之!”

考吏们说完,整个考场顿时香无人语,只听到捲纸的哗啦声,磨墨的沙沙声,沉重的呼吸声。

鞭炮的硝烟气味、翰墨的香气混杂在一起,令人精神一震。

五千考生,五千號军,全场超过万人,突然安静的可怕,一股紧张的气氛,

顿时瀰漫在整个贡院。

朱寅老神在在,安之若素,一点也不急躁,胸中只要心静二字。

他甚至没有磨墨,更没有开始研究考题,而是开始进食。

没错,他要吃早餐了。

朱寅慢条斯理的打开食盒,先喝了一口水,就开始吃滷肉、煮鸡蛋、饼、黄瓜、奶。

这些都是寧採薇精心搭配的食物。每餐一份,份份不同。

吃完了这份早餐,朱寅意犹未足,又打开庄姝的食盒,吃了一颗酸梅。

元釗看著朱寅好整以暇的朝食,不禁对朱寅的大將风度很是佩服。

这个小相公,真是不能小看啊。

用完了早餐,天色微亮。

朱寅这才揣摩考题。

按制度,首场三天,要写七篇八股文。每一篇大概三五百字,也就三千字左右。似乎很轻鬆嘛。

大谬。

这可是七篇八股啊。先不说每篇文章的立意、构思、辞藻需要费大量时间思考,单说写字就是个考验。

说是三千多字,可必须要先写在草稿上,然后自己再誉写一遍,草稿必须有,还要和正式考卷內容相符合。

没有草稿文,成绩作废。

也就是说,最少是-两遍,翻一倍六千多字。

为何说最少两遍因为正式考卷只要滴了一个墨点子,染上一点污垢,写错一笔,写丑一个字,忘记一处避讳,就要重新写。

可想而知,哪怕只是抄写,也要一笔一划,丝毫不能马虎大意。

当然,还要用十分工整的馆阁体。而且,古人用的可是繁体字啊。

可想而知,光是眷写的工作,你一天都很难完成。

容错率很低,错一次可能就废了。

至於文章本身,每一句话,每一个字,都不能用错,都要符合经义道理。而且必须严格符合格式,处处如履薄冰,需要很多时间思考揣摩。

正所谓“一字不协,满幅俱差。片语不谐,全篇俱失。“

这考验的绝不仅仅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熟悉。书法、毅力、严谨、心境、体质、韧性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。

平心而论,考不中的未必不是人才。但靠实力考中的一定是人才。

朱寅看著题目,最重要的首题: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。”

意思是,治理天下需要九种准则。

看到这道题,朱寅不禁哑然失笑。沈师的法子,真是既粗暴简单又立竿见影啊。

《中庸》的这句话,他破过题。

八股的破题,乃一文之眼。对考官的第一印象影响很大,甚至“一言取士”。

拜沈一贯为师之后,他的破题工夫简直是炉火纯青,看到四书五经中的任何一句话,都能做到迅速破题,並提纲领。

<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