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大观园文学社成立 白富美杯海棠诗大奖赛(2 / 5)

加入书签

脸颊瞬间飞上两朵火烧云,一直烧到耳根。

他梗着脖子,像个被踩了尾巴的小兽,急急辩白:“林妹妹!

你莫门缝里看人!

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!

我……我可是把《唐诗三百》……的封皮,都摩挲得起了毛边了!”

他顿了顿,声音低下去,带着点委屈的嘟囔,“再说了,这结社,讲的是情谊,是雅兴,重在‘参与’二字嘛!”

李纨看着这熟悉的斗嘴场面,无奈地叹了口气,那叹息里沉淀着太多过来人的沧桑与包容。

她站起身,拿出长嫂如母的端方气度:“好了,两个玉儿,都少说一句罢。

既然立了社,便是正经事体,规矩不可废。”

她环视一周,目光温和却不容置疑,“这社长之职,看来也只有我这闲人担着了。

一把年纪,又是寡妇失业的,清闲得很,正好管束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小子。”

心底深处,那本翻旧了的《列女传》在无声召唤。

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:“大嫂(珠大嫂子)英明!”

那声音里满是如释重负的庆幸。

探春趁势而起,眸中闪烁着不容错辨的锐利锋芒:“既有了社,岂能没有行走诗坛的雅号?今日,我们便各自取个笔名,从此,便以这雅号相称于江湖!”

话语掷地有声。

李纨沉吟片刻,唇角牵起一丝淡如烟霭的笑意:“我这稻香村外,不过几畦青秧,几缕炊烟,就叫‘稻香老农’罢。

粗鄙些,倒也实在。”

那“老农”

二字,浸透了她心底深处对田园寂寥的无声向往。

探春神采飞扬,纤指一点窗外:“我院中蕉叶青翠欲滴,最是纳凉清思的好去处,我便叫‘蕉下客’!”

那名字里,透着她对逸风流的渴望。

黛玉只微微侧过脸,望着窗外潇湘馆的方向,那层层叠叠的竹影在她眸底摇曳。

声音飘渺,带着一丝宿命的凉意,幽幽吐出:“‘潇湘妃子’……便是我了。

湘竹千竿,露重霜寒……倒也相宜。”

仿佛有看不见的泪意,瞬间弥漫了整个暖阁。

宝玉痴痴望着黛玉的侧影,心头如沸,不假思索地接口:“‘潇湘妃子’!

仙气缭绕,不沾凡尘!

配极了妹妹!”

他猛地回神,抓了抓头,急急思索,“那我……‘绛洞花主’?太稚气……‘怡红公子’!

对!

就是它!

红,是我怡红院的颜色,亦是我一颗赤诚坦荡、为诗为友滚烫跳动的……心!”

他热切地宣告,浑然不觉众人眼中那心照不宣的笑意——那“红”

,怕不是也暗指着他素日爱调弄女儿胭脂的痴性?

姗姗来迟的宝钗,步履从容,似一朵娴静的云飘然而入,带来满室兰蕙芬芳。

“我来迟了,该罚。”

她浅浅一笑,声音如珠落玉盘,“笔名么……‘蘅芜君’如何?蘅芷清芬,芜院幽深,‘君’字略添几分端方气度。”

那份低调的雍容,恰似她蘅芜苑中那些默然吐芳的奇草。

迎春与惜春这对佛系姐妹花,只相视一笑,淡然道:“我们随意……姐姐们看着起便是……”

最终,“菱洲”

、“藕榭”

两个颇具隐逸风味的名字落在了她们身上,如同两片安静的浮萍,泊在了诗社的江湖。

雅号落定,顷刻间,暖阁里的气息为之一变。

仿佛无形的光华加身,这群金尊玉贵的公子小姐,骤然间便有了几分“文坛新秀”

的意气风。

只除了迎春惜春,依旧安静得如同两幅背景里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