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宝二爷的青春期 刘姥姥的豪门求生记(3 / 5)

加入书签

几经周折,在一个堆满华美箱笼、弥漫着奇异暖香的角落,终于寻到了那“救星”

——周瑞家的。

这位王夫人的心腹陪房,通身的气派几乎晃花了刘姥姥的眼。

她一眼便洞穿了刘姥姥身上每一个补丁所诉说的贫苦,那目光如秤,瞬间掂量出对方的分量。

然而,一丝隐秘的盘算在她眼底闪过:

显赫的虚荣:连这般山穷水尽的穷亲戚都晓得来寻我周瑞家的门路!

帮成了,岂不是大大彰显我在府中的体面?

往昔的尘缘:当年狗儿他爹,确曾在争地时替我们说过几句话……这点旧情,或许值得一沽。

难言的戏谑:带这活宝去见见我们那位水晶心肝的琏二奶奶……那场面,定是解闷的好戏一出!

岂不比看戏还有趣?

心思电转间,周瑞家的脸上已绽开一朵恰到好处的笑容,亲热得如同见了失散多年的姐妹:“哎哟哟!

这不是刘姥姥吗?真是稀客!

贵客!

快请坐!

……哎,站着也好,站站更精神!

您老放宽心!

这点子事,包在我身上!

这就带您去见我们府里那位顶顶厉害、玲珑剔透的当家奶奶——琏二奶奶!

您可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头儿来!”

在周瑞家的引领下,刘姥姥感觉自己像一片飘零的枯叶,被卷入一个光怪陆离、金堆玉砌的漩涡。

一道道门,一重重帘,仿佛没有尽头。

她的眼睛被那满目的富贵灼得生疼:

墙上那会自己“当当”

作响的“铁公鸡”

?吓得她心胆俱裂,疑是摄魂的妖物!

穿梭往来的丫鬟,个个穿绸裹缎,环佩叮当,行走间暗香浮动?刘姥姥慌忙缩起自己那双露出脚趾、沾满泥泞的破鞋,恨不能钻入地缝。

满室的金玉器皿、古董珍玩?那光芒刺得她头晕目眩,心中只剩下最原始的换算:这……这能换多少亩地?多少石粮?多少头肥猪啊?

终于,踏入了那传说中“总裁”

的领地。

暖阁里熏香暖融,凤姐歪在铺着锦绣的炕上,一身华贵的貂裘,云鬓间金钗闪耀,手中捧着一个黄澄澄、亮得耀眼的“小黄盆”

(黄杨木茶盘),正慢条斯理地撇着茶沫子。

那通身的气派,那慵懒中透出的威严,如无形的山岳,沉沉压在刘姥姥心头。

“噗通!”

刘姥姥膝盖一软,几乎是本能地跪下,一把将吓傻了的板儿往前推:“快!

我的小祖宗!

给菩萨一样的姑奶奶磕头!

磕响头!”

板儿早已魂飞魄散,只会像受惊的雏鸟般死命往她身后躲藏。

周瑞家的连忙上前,舌灿莲花,将那“祖传塑料亲戚论”

重新编织润色,说得天花乱坠,仿佛两家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至亲。

凤姐这才懒懒地抬了抬眼皮,那目光,如同最锋利的薄刃,轻轻刮过刘姥姥布满风霜的脸和那身寒碜的衣裳,唇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。

她放下茶盘,朱唇轻启,声音如珠落玉盘,却字字句句透着疏离与机锋:

“亲戚们原该常来常往才是,只是长久不走动,情分也就淡了。

知道的呢,只道是你们嫌弃我们这府里规矩多,不肯常来;不知道的,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,瞧不起穷亲戚。

唉,外人只看着我们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,哪里知道这大户人家也有说不出口的艰难处,说出来,只怕也没人肯信罢!”

这番话,字字如冰针,扎在刘姥姥心上。

为了那救命的二十两银子,她咬碎了牙往肚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