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1章 号练习生的静默回响(3 / 3)

加入书签

来。

十分钟过去,二十分钟……直到某一刻,江予安突然停下。

“这里有东西。”他压低音量,将右声道放大三倍,再做频谱过滤。

起初只有水流声,接着是一段极轻微的停顿,像有人靠在门框上,许久未动。

然后——

“你为什么就不能……让我松口气?”

声音干涩、压抑,几乎是贴着门缝挤出来的。

不到两秒,便消散在水龙头滴落的余响中。

林野怔住了。

这不是责骂,也不是训斥。

这是疲惫,是坍塌前最后一丝喘息。

这句话像一根钝针,缓缓扎进她记忆最深的缝隙——原来那天夜里,母亲也曾靠着门,和她一样无助。

她闭上眼,心口那圈褪色的荆棘竟微微发烫,却不似从前那般剧痛,倒像某种久违的共鸣。

第二天凌晨,她将这句低语剪进《及格》的隐藏层,嵌入作品尾声的白噪音段落,并设置为仅限“h..”账号可见。

她不想解释,也不想逼迫。

这只是还给她一句话原本的位置——不在审判台上,也不在忏悔录里,而在那段共同经历的黑夜里。

二十四小时后,系统提示弹出:

【Id“h..”于03:17收听《及格》(隐藏轨道),完整播放7次。

最后一次结束后上传新录音:无标题,8秒,内容为一声轻叹般的“嗯”。】

林野盯着屏幕,久久未动。

那一声“嗯”,不像回应,也不像放弃。

更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到了门把手,试着拧了一下,发现没锁。

她决定用这声“嗯”做点什么。

几天后,“声音剧场”迎来一场名为《应答》的夜间演出。

主厅中央立起一面三米高的墙,表面覆盖数百个微型扬声器,每一枚都对应一段未曾完成的对话。

林野将“嗯”分解成不同频率,植入墙体震动程序——每当观众靠近,墙面便以细微震颤回应步伐,最终汇聚成一片低语般的声浪,如同无数灵魂在轻声应答。

散场时,问答箱里多了一张纸条,没有署名,字迹颤抖:

“如果我说‘对不起’,它会太重吗?”

林野在灯下看了很久,提笔回复,依旧未留名:

“它会变成桥的重量。”

可当她翌日查看监控回放时,画面让她心头一颤——

周慧敏又一次出现在“及格线”地标站,时间是凌晨三点十二分。

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灰棉袄,站在光束外,右手悬在半空,指尖微微颤抖,像在练习抬脚,又像在反复模拟推开一扇不存在的门。

而林野整理母亲近期录音文件时,无意间放大某段背景波形,耳朵忽然捕捉到一丝异样——

在切菜声与水流间隙,总有一串极规律的刮擦音,短促、重复,像是指甲一下下划过某种硬质塑料盒的表面。

她皱眉,标记了时间戳,准备调取对应时段的监控画面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