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 光进来的缝(2 / 3)

加入书签

相反,她在花盆底部的土壤深处,悄悄埋进一枚预设芯片。

它不会录音日常对话,只会每月自动启动一分钟,记录那一刻的空间呼吸——温度、湿度、背景噪音,甚至是无人时的寂静。

那盆绿萝,是一道温柔的结界,也是一种无声的供词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老屋渐渐恢复生气。

墙体加固,屋顶防漏,电路更新,唯独那扇窗,依旧保持着旧貌。

只是现在,它的每一道裂缝都被精心填补,每一块木料都带着时间的体温重新咬合。

竣工前夜,林野独自坐在客厅,打开节拍器。

滴答、滴答——声音响起的瞬间,她仿佛看见五岁的自己蜷在衣柜里哼歌,听见父亲在门外屏息倾听,也听见母亲在厨房洗碗,水流哗哗,掩盖不住她低低的叹息。

心口的荆棘纹身微微发热,不再刺痛,而像一种久违的共鸣。

她给父母各自发了条信息:

“明天上午十点,来验收吧。”

那天清晨,阳光斜照进巷口,落在尚未完全干透的墙面上。

林国栋早早到了,默默检查最后一处窗框的松紧。

周慧敏迟了几分钟,手里拎着保温饭盒,神情有些局促。

三人站在一起,面对那扇修缮如初的老窗。

光透过修补的木纹洒进来,斑驳晃动,如同呼吸。

林国栋忽然抬起手,指尖轻轻推了推窗缝——

一个极细微的角度调整,仿佛只是试风,又像某种隐秘的校准。

阳光斜斜地切进老屋的客厅,斑驳的光影在地板上缓缓游移,像一尾迟归的鱼。

林野站在窗前,脚尖几乎踩着那道被岁月磨平的旧划痕——五岁那年,她跪在这里背《滕王阁序》,膝盖压着冰冷水泥地,节拍器在桌上机械地响着“滴答、滴答”,母亲周慧敏坐在对面,眼神如刀锋般扫过她的唇形。

而此刻,那声音回来了。

是江予安从父亲嵌入窗棂的铜管里提取出的录音——一段走调的节拍器声,缠绕着极细的铜丝,在数据修复后仍带着毛刺般的杂音。

林野点开手机,按下播放键。

低哑的“滴答”在空旷房间里响起,竟与窗外传来的孩子跳绳节奏悄然合拍:一下、两下,错落有致,仿佛时间终于找到了它失落多年的回音。

林国栋的手还停在半空,指尖微微发颤。

他没解释自己为何要推那一寸窗缝,也没说当年是否也这样偷偷放过风进来,让女儿的哭声能顺着重塑后的气流飘出去一点。

但他知道,光落下的位置,不是偶然。

周慧敏怔在那里,嘴唇动了动,像是想说什么,又怕惊散这来之不易的静谧。

她的目光落在地板中央那片被照亮的区域,瞳孔剧烈收缩了一下——那是她曾经用红笔圈出的“专注区”,贴着“背不出不准起身”的纸条。

如今纸条早已不见,可记忆还在,深埋如钉。

没人说话。

只有风穿过铜管的呜咽,混着远处模糊的童谣:“马兰开花二十一……”一声声,轻快得近乎残忍。

林野闭上眼,心口那片荆棘纹身忽然不再灼热,反而像被温水浸透,一层薄皮无声剥落,露出底下淡粉色的新肤——这是第一次,疼痛没有玉经就退却了。

她没伸手去碰那扇窗,也没看父母一眼,只是静静打开录音设备,将麦克风对准整个空间:风穿窗缝的细微震颤、街角早餐摊油锅的噼啪、自己平稳绵长的呼吸。

她录得很完整,仿佛要把这一刻封存成某种仪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