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2章 修铁路招工人拉动就业(3 / 3)
事。
可他终究没松口,只让底下人多盯着些,严禁百姓聚在一起议论,违者重罚。
只是那抱怨声,就像墙角的青苔,明面上去了,暗地里仍在悄悄蔓延——人心这东西,从来不是一道命令就能捆住的。
朱棣心里憋着火,又没个好去处,索性揣了坛酒,往姚广孝的庆寿寺去。
此时姚广孝正在禅房里翻看着旧卷宗,见朱棣一脸郁色进来,便知他有心事,起身合十道:“王爷大驾,可是有烦心事?”
朱棣将酒坛往桌上一放,闷声道:“道衍,你说这叫什么事!
辽东那边招摇撞骗,引得北平百姓人心浮动,怨言四起,本王总不能真把人都捆起来吧?”
姚广孝微微一笑,给朱棣斟了杯茶:“王爷息怒。
百姓逐利,本是常情。
堵不如疏,强压只会积怨更深。”
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
朱棣盯着他,“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人都往辽东跑,壮大常孤雏的势力!”
姚广孝指尖敲着桌面,缓缓道:“辽东能吸引人,无非是‘活计多、工钱高’。
王爷何不也在北平办些实事?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北平城外的运河年久失修,疏通了既能行船运货,又能雇百姓干活,工钱虽不必如辽东那般高,却也能让他们有口饭吃;再者,北平的工坊也该扩一扩,仿着辽东的样子,造些农具、铁器,一来能自用,二来也能让百姓有活干。”
朱棣眉头微动:“你是说,咱也搞些营生,把百姓的心思留在北平?”
“正是。”
姚广孝点头,“百姓有活干、有钱挣,自然不会再一门心思往辽东跑。
再者,疏通运河、扩建工坊,于北平的根基也是好事,将来真要用到人力物力,也不至于捉襟见肘。”
他又补充道:“至于那些怨言,王爷可让人多宣扬北平的好处,说辽东苦寒,做工辛苦,未必如传言那般好。
两厢一比,百姓心里自有掂量。”
朱棣听完,端起茶杯一饮而尽,郁色散了大半:“道衍这主意,倒是通透!
本王这就安排人去办,先把运河的活计支起来,让百姓看到实打实的好处!”
姚广孝合十道:“王爷英明。
民心如水,善导则顺,强堵则溃啊。”
朱棣心里敞亮了,起身笑道:“还是你看得透彻。
这坛酒,留着给你庆功!”
说罢,脚步轻快地出了禅房,往王府去安排事宜了。
禅房里,姚广孝望着窗外,嘴角噙着一丝淡笑,眼底却深不见底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