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7章 法相(1 / 3)
渠水绕着望归崖的石碑流淌,碑上的“无名”二字被月光镀成银色,字缝里突然钻出株紫藤蔓,藤蔓缠着石碑往上爬,在顶端开出朵巨大的紫霞花,花心托着块竹牌,牌上写着“万家生佛”——是当年被石匠救下的村民后代,用紫竹心刻的。
“这花会发光!”崖下的孩子指着花盘,只见花瓣折射的月光落在渠水里,竟化作无数个小小的“心”字,顺着水流往各村漂去。漂到石羊场的井台时,井里的白衣观音像突然抬手,净瓶里的甘露滴在“心”字上,字立刻长出翅膀,化作萤火虫,往张婆婆的窗棂飞去。
张婆婆正坐在灯下缝鞋垫,萤火虫落在她的顶针上,顶针突然发烫,映出望归崖石像的模样。她笑着把石像的轮廓绣在鞋垫上,针脚里裹着点渠水的湿气,绣完往鞋里一塞,竟觉得脚底像踩着团暖云,走多远的路都不觉得累。
望归崖的年轻石匠没闲着,他带着徒弟们往更远的山谷去,每到一处,就凿尊小小的石像——有的握着竹篮,有的抱着书卷,有的牵着牛,石像的底座都刻着渠水的纹路。“师父说,”小徒弟摸着石像的衣角,“观音的手,能握锄头,能握针线,能握孩子们的手,就看你心里装着什么。”
这些小石像被各村请回去,立在花田中央。石羊场的石像手里握着紫竹竿,竹尖总缠着片新叶;邻村的石像捧着竹书,书页每天都自动翻新;断渠岭的石像提着水桶,桶里的水总也舀不完,映着天上的云影,像藏着片小小的天空。
竹书的新页上,开始出现越来越多“新观音”的故事:有个卖豆腐的老汉,每天给流浪的猫狗留碗热豆浆,他的石磨旁就长出丛紫霞花,花瓣上印着“施食观音”;有个教书先生,把自家的书都搬到渠边,供孩子们免费读,他的书桌前就浮起团光晕,像圆光观音的背光。
全根兔叼着竹书往山谷深处跑,那里有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,村民们从没见过紫霞花,更不知道什么观音像。全根兔把竹书放在村口的老榕树下,书页翻开,望归崖的石像突然从画里走出来,手里的竹篮化作个石臼,她舀起渠水倒进臼里,又摘下片紫竹叶捣起来,捣着捣着,臼里竟冒出甜甜的紫竹糖浆。
孩子们被糖浆的香味吸引,围到榕树下,石像笑着把糖浆抹在他们的嘴角,指尖划过的地方,都长出个小小的紫痣,像颗颗会发芽的种子。村里的老人摸着石像的衣角,发现那衣褶里藏着无数细小的人影——是石羊场的青禾、邻村的二丫、断渠岭的老婆婆,都在笑着招手。
等林欢他们赶到时,小村落的渠边已开满了紫霞花,村民们正跟着竹书学种庄稼、编竹篮、读故事。村口的老榕树上,挂着本新的竹书,第一页画着望归崖的石像,旁边写着:“所谓佛,就是让日子比昨天甜一点的人。”
渠水还在往前淌,带着各村石像的影子,带着竹书的墨香,带着紫霞花的甜,往更辽阔的土地去。偶尔有旅人路过,会看见渠边的石台上,放着本被翻得卷了边的竹书,书页里的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像无数双温柔的眼睛,在说:
“别找了,我们就在这里——在你给陌生人的那杯热茶里,在你帮邻居搬的那块石头里,在你对着花田露出的那抹笑里。”
全根兔趴在竹书上打了个盹,梦里,它看见无数个拄着紫竹竿的身影,正顺着渠水往远方走,身影越来越多,渐渐汇成了片紫色的海,海面上,三十三观世音的法相与无数普通人的笑脸,终于彻底重合,在阳光下,暖得像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。
渠水淌过新辟的田埂,把望归崖的紫霞花香带到了山外的小村落。村里的孩子们围着竹书蹲成圈,指尖点着书页上“施食观音”的插画——画里卖豆腐的老汉正把热豆浆倒进破碗,碗沿趴着三只流浪猫,尾巴尖都沾着奶沫。
“阿爷,这画上的老汉,像不像每天给我们分烤红薯的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