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 甜(1 / 2)

加入书签

渠水带着甜意漫过邻村的石桥时,桥洞下突然浮起个竹篮,篮子里躺着本新的竹书——封面上没有字,只刻着朵半开的紫霞花,像在等谁来添笔。二丫踮脚够到竹篮,翻开第一页,见上面印着石羊场竹书的拓片,连全根兔被敲耳朵的插画都一模一样,只是旁边多了道空白的画框。

“该咱们画了!”二丫掏出炭笔,蹲在桥边画起来。她先画了棵歪脖子树,树下全根兔正抱着胡萝卜啃,耳朵上还贴着片紫霞花瓣——是今早她偷偷给贴的,算赔礼。画完突然想起什么,又在树后添了个小小的身影,背着药篓,是阿萤来邻村送药时的模样。

竹书刚合上,桥洞的石缝里就渗出汁液,顺着二丫的画迹流,把歪脖子树染成了绿色,胡萝卜描成了橙红。全根兔像是闻到了味儿,竟从画里探出头,叼走半根胡萝卜,嘴里的渣子掉在空白画框里,瞬间长出丛紫竹林,竹林深处,泷见观音的衣角正被瀑布的水汽打湿,裙裾飘起的弧度,与阿萤走过石桥时的衣褶分毫不差。

货郎的马车路过石桥,见二丫在竹书上写字,笑着从货箱里翻出个布包:“这是石羊场的青禾姑娘让带的,说给新竹书添点东西。”布包里是三十三片紫竹叶,每片叶背都刻着个字,合起来正是“守、承、续、传”和三十种善意的模样——有“帮老人挑水”,有“给流浪狗留口饭”,最末片叶子上刻着“画下每个好日子”。

二丫把竹叶贴在竹书的扉页,叶片立刻与纸页融在一起,字里长出细细的竹丝,织成张网,把石羊场的故事和邻村的新鲜事都兜在里面。有天夜里,她梦见竹书长出了腿,自己跑到渠边,把两本竹书的书页对在一起,石羊场的紫霞花顺着渠水游过来,落在邻村的画框里,开出了新的颜色。

李大叔的牛棚里,母牛刚生了小牛犊,牛犊的额头上有撮紫毛,像朵小小的紫霞花。他让二丫把这事画进竹书,画完往牛棚梁上一挂,夜里竟听见小牛犊在哼石羊场的童谣——是全根兔从画里钻出来,趴在牛犊耳边教的。

张婆婆的老花镜又映出新画面:邻村的王木匠正在雕尊小菩萨像,菩萨手里的紫竹竿雕得格外仔细,竹节上还刻着“二丫”两个字。她笑着把镜片里的样子描在布上,让货郎带给王木匠:“告诉这孩子,紫竹姑娘说,雕菩萨像时,心里得装着笑模样。”

渠水还在流,两本竹书的故事在水里慢慢融成一片。石羊场的竹书上,开始出现邻村的豆苗、石桥和二丫的笑脸;邻村的竹书上,也长出了石羊场的老槐树、引水渠和全根兔的傻样。有片金泡从石羊场漂来,泡里裹着林欢写的字:“其实啊,哪有两本竹书,咱们本来就是一本书里的人。”

二丫把这句话刻在石桥的栏杆上,刻痕里很快就长出了青苔,像给字镀了层绿衣裳。风吹过石桥,带着两村竹书的纸香,混着渠水的叮咚声,往更远的地方去。那里,说不定还有新的竹书在等着,等着有人翻开它,画下又一个带着紫霞花香的好日子。

渠水漫过石桥栏杆的刻痕时,青苔缝隙里突然冒出串紫花藤,藤上的花苞沾着金泡的光屑,绽开时竟吐出片小小的竹笺。二丫伸手接住,见笺上写着行娟秀的字:“往南三里,有片待醒的紫霞花田。”字迹和竹书上紫竹姑娘的笔迹一般无二。

“是紫竹姑娘的信!”二丫举着竹笺往南跑,全根兔从她的布兜里探出头,耳朵抖落的露水溅在路边的蒲公英上,蒲公英伞立刻化作小小的白帆,跟着渠水的流向飘,像在引路。

三里外的荒坡果然藏着片花田,只是花苗都蔫蔫地低着头,土缝里渗着点黑气——是早年瘴气的余迹。二丫掏出邻村的竹书,刚翻开,书页里的紫竹林就活了过来,竹枝垂落时洒下淡紫色的光,黑气遇光便缩成了团,被全根兔一口叼住,咽进了肚子里,引得花苗“唰”地直起了腰。

竹书自动翻到空白页,上面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