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3章 假(1 / 2)
平原的冬麦刚冒出青芽时,七心坛的“念根”籽已顺着根道爬了半程。小弹趴在根道入口的竹管边听,能听见细碎的“沙沙”声,像谁在用指甲轻轻刮着泥土——那是念根籽的壳在蹭着银根往前挪,壳上的“念”字被磨得发亮,却越发清晰。
周阿婆把新磨的麦粉与云深的雾酿混在一起,揉成细条,往根道里塞了半尺。“给念根籽当路标,”她拍了拍手上的粉,“麦香浓,它闻着味儿就不会偏。”果然,没过半晌,竹管里就传来更急的“沙沙”声,像个馋嘴的孩子循着香味赶过来。
林欢和阿澈在根道旁栽了排“引根草”。草籽是从云深带回来的,据说能顺着根须的方向生长,草叶上还沾着点岩蜜,引得蚂蚁们排着队往根道里钻,像是在给念根籽带路。“先生说,万物都认根的理,”阿澈往草叶上淋了点灵果露,“蚂蚁知道,跟着根走有糖吃。”
货郎老陈路过平原时,特意绕到七心坛捎了袋“麦香引”。那是用冬麦的嫩芽晒干磨的粉,混着月果花的碎瓣,他往云深方向的根须上撒了把,粉粒顺着银根往下滑,所过之处,根须都微微颤,像在给念根籽传递消息:“快些走,平原的麦快熟了。”
云深的崖顶,小石头正给“念根”新苗搭挡风的竹棚。那株一半像当归、一半像月果的苗已经长到寸许高,叶尖总朝着北方——七心坛的方向。花耳朵小兔蹲在棚边,嘴里叼着根银根,根上沾着片冬麦叶,是从根道里拖出来的,叶上还留着小弹用炭笔写的“快”字。
“它在赶路呢。”小石头给新苗浇了点雾酿,苗根立刻往土里钻得更深,根须上的倒刺勾住了块云深的碎石,碎石上印着个小小的月牙,是去年中秋时,月果花的影子落在上面的。
七心坛的月果苗落了第一片冬叶。小弹把枯叶埋进“十九容坛”,叶边刚触到根须,就被银根缠成了个小团,顺着根道往云深滚。他知道,这是月果苗在给云深的念根新苗捎信:“天冷了,多扎根,土底下暖。”
代表兔们最近总往根道入口跑。雪线兔叼来块草原的羊毛,垫在竹管边挡风;黑兔拖来片海岛的贝壳,舀着晨露往管里滴;花耳朵小兔最忙,一会儿钻进管里探探,一会儿又跑回月果苗旁,用鼻尖蹭蹭根须,像在汇报路况。
货郎老陈的竹担上多了个竹笼,里面装着只刚出生的小兔——是花耳朵小兔的崽,耳朵上既有白纹、棕斑,又带着点黑绒,像把十九地的兔毛都凑齐了。“这叫‘全根兔’,”老陈给笼门系了根银根,“让它跟着根道走,看看哪处的根最暖。”
念根籽爬到平原与峡谷交界的地方时,遇上了场冻雨。银根立刻缠成个圆,把籽护在中中间,圆外的根须结了层薄冰,像穿了件冰铠甲。冻雨过后,冰铠甲上竟开出些细小的冰晶花,花心里映着七心坛的灯影,还有云深崖顶的月光,像两股暖在护着它往前走。
小弹在续语架上发现片新的竹片,是小石头刻的:“念根苗开始分枝了,一半往土里扎,一半往天上长。”竹片背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,旁边还有个兔子爪印,五个瓣都沾着银粉——是花耳朵小兔踩的。
周阿婆蒸了锅“跨域糕”,一半用平原的麦粉,一半用云深的苎麻粉,中间夹着层银根糖。她让绣娘们把糕切成十九块,每块上都插着片月果叶,“给根道上的念根籽送点暖,”张婶往糕上撒了把草原的奶渣,“让它知道,不管到哪,都有热乎的吃食。”
货郎老陈把跨域糕的碎渣撒在念根籽周围时,籽壳忽然裂开了道缝。从缝里钻出点嫩白的芽,芽尖顶着颗水珠,水珠里映着两个影子:小弹在七心坛扒着根道望,小石头在云深崖顶给念根苗浇水。老陈叹了口气,往银根上又缠了圈羊毛,“快了,就快遇上了。”
开春时,念根籽终于爬到了云深的根道出口。花耳朵小兔第一个发现它,用前爪小心翼翼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