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四海(2 / 3)
光影。
石婆婆将初代守护者的手记供奉在坊内,对着孩子们说:“当年先辈拆分虚实,是怕失衡;如今我们融和虚实,是懂了平衡。科理让人明理,幻光让人暖心,这才是‘十灵共生’的真模样。”小豆子抱着弹布尔,弹起融合了科理节奏与幻光韵律的《新共生谣》,孩子们跟着哼唱,歌声裹着虚实二光,飘出融教坊,飘向灵脉洲的每一个角落。
青禾站在融教坊外,望着传承林里兼具晶石纹理与幻光脉络的树苗,心中满是欣慰。《十灵共生典》在她手中泛着光,新的一页上,孩子们的笑脸与虚实光环交织,下方浮现出一行字迹:“教融虚实,心明假真;脉通古今,暖及后人。”
晚风拂过灵脉洲,虚实二光在天际织成温柔的光幕。这场始于守护、归于平衡的旅程,终于在虚实融教的智慧里,开出了最绚烂的花。而“十灵共生,天下共暖”的故事,也将在明理暖心的传承中,续写着跨越世代的温暖新章。
虚实融教坊的晨钟刚响过三遭,灵脉洲的码头就迎来了不速之客——三艘挂着陌生灵脉纹的船舰,船帆上绣着“域外灵洲”四字,甲板上的修士捧着刻有“求道”二字的灵木牌,神色恭敬。为首的修士上前稽首:“我等来自西极灵洲,听闻十灵脉悟透虚实同源之理,特来求习共生之法。我洲灵脉近年虚实失衡,科理过盛而幻光枯竭,修士只重技法却失了守护之心,灵植枯萎,潮汐紊乱,再无生机。”
青禾接过修士递来的“失衡录”,纸上画着西极灵洲的惨状:晶石矿被过度开采,裸露的矿坑泛着死寂的灰;灵脉泉的水浑浊不堪,映不出半分幻光;孩童们捧着厚厚的科理书,脸上却没有半分笑意。《十灵共生典》突然亮起,书页自动浮现出“脉通四海”的古训,旁侧标注着“十灵共生非独守一洲,实乃普济万灵”。“西极之困,恰是当年我们险些踏入的歧途。”青禾望着众人,语气坚定,“我们随你们去,传虚实融教之法,助西极灵脉重归平衡。”
消息传开,十灵脉的守护者们纷纷收拾行囊。小豆子将弹布尔装进锦盒,里面还塞着虚实花的花种:“我教他们弹《新共生谣》,让琴音引回幻光!”小石抱着一摞秘纹拓本,全是自己刻的基础护阵纹:“先帮他们补好灵脉护阵,科理得用在正地方!”周阿婆的竹篮里装满了十灵糕与共生粉:“不管是哪的灵脉,人都得吃饭暖心,甜的能解焦气。”阿海则检修着深海战船,加装了十灵汇境的互通装置:“西极海路远,这船能引着灵脉光走,省些力气。”
出发那日,灵脉共生碑的虚实光环突然延伸,化作一道光带缠在战船船尾,像是在为他们指引方向。西极修士望着光带,激动得热泪盈眶:“这是灵脉的认可!我们洲的灵脉,已经几十年没这么亮过了!”船行至半途,途经“断脉海”——这里曾是十灵脉与西极灵洲的灵脉通道,因当年西极偏重科理而断裂。阿海催动海灵珠,靛蓝光顺着光带注入海面;小豆子弹起《十灵共生谣》,幻光顺着琴声铺展;青禾将虚实珠仿制品抛向空中,虚实二光交织成桥,断裂的灵脉竟开始缓缓愈合,海面上浮现出成群的灵鱼,跟着战船游动。
抵达西极灵洲时,眼前的景象比失衡录上更令人揪心:城市里全是冰冷的晶石建筑,没有半分花草;灵脉泉被圈成“矿场”,修士们正用机械开采晶石;学堂里传来机械的诵读声,孩子们的眼睛里没有光。西极灵洲的长老叹着气:“当年我们觉得幻光虚浮,全弃了去搞科理,以为能变强,没想到灵脉越来越弱,人心也越来越冷。”
青禾立刻布下方案:阿海与西极的渔人一起,用海灵科理修复再以幻光引回灵鱼;苏姑娘带着花农,种下虚实花与十灵种,教他们用幻光滋养灵植;石婆婆与石匠们讲解秘纹的“护脉之理”,而非“开采之法”;青禾则在学堂开讲“虚实融教课”,第一堂课就举着灵脉晶石:“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