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8章 卖糖人(3 / 4)

加入书签

土,青禾就找了块青石板压在旁边,石板上用灵墨画着小小的灵脉符号——是贝灵脉的水波纹混着竹灵脉的竹叶纹,“这样茶种就能认得出灵脉的气息,长得更快。”她每天清晨都提着小水壶去浇水,壶里装的是掺了桃灵脉粉瓣的露水,“周阿婆说,灵脉喜欢甜润的水,这样茶芽抽得才嫩。”

没过多久,土里就冒出了点点绿芽。青禾蹲在旁边,把灵脉图鉴摊在膝头,对着嫩芽画画——她特意把芽尖画得泛着淡绿光,像竹灵脉在护着它。苏桃路过时,用剑穗轻轻碰了碰芽尖,剑上的灵光缠上去,在芽周围织了层薄纱:“这样夜里下霜,也冻不着它。”卖糖人的老摊主见了,特意捏了个迷你茶树苗形状的糖人,插在石板旁,“给小茶芽做个伴,等它长大,我就捏个大的!”

转眼到了第二年春,灵脉洲的茶苗已经长到半尺高,叶片上始终缠着淡绿光,连风吹过时,都带着股淡淡的茶香。林欢用松灵脉的木片做了个小篱笆,围在茶苗周围,“等秋天就能采点嫩芽,试试灵脉洲的茶香。”我则把甪直阿婆送的米酒坛打开,舀了点酒汁浇在土里,“去年灵脉喜欢这酒,今年给茶苗也添点甜。”

夏末时,我们开始准备去苏州的行李,这次多了个“特殊任务”——带桃溪坞的孩子们去灵脉洲。孩子们早就盼着这一天,小豆子特意画了张灵脉洲的想象图,上面满是发光的芦苇和银鱼;阿丫则缝了个布偶,是照着灵脉图鉴里的贝灵脉样子做的,布偶手里还拿着片小荷叶。“要让灵脉洲的灵脉认识我们!”孩子们围着灵脉图鉴,叽叽喳喳地讨论要带什么礼物。

出发那天,老桃树下挤满了送别的人。道长把装着《太湖灵脉记》的木盒递给苏桃,“今年再去灵脉洲,记得看看古卷会不会有新变化;”老摊主则给每个孩子塞了个灵脉糖人,“路上吃,甜滋滋的,灵脉也喜欢。”我们带着孩子们坐上船,灵脉图鉴被青禾小心地抱在怀里,里面夹着孩子们画的灵脉洲图纸。

船驶进太湖时,贝灵脉的蓝光比往年更亮,像条发光的路在前面引路。孩子们趴在船舷边,指着水里的银鱼欢呼,小豆子突然喊:“看!鱼在跟着我们!”我们凑过去,见几尾银鱼顺着蓝光游过来,嘴里还衔着小小的水草,像是在给我们送礼物。阿海撑着船,笑着说:“灵脉知道孩子们来,特意让银鱼来打招呼呢。”

快到灵脉洲时,天上突然飘起了淡黄花雨——是菊灵脉的气息,花瓣落在孩子们的手心里,凉丝丝的,还带着点甜香。青禾打开灵脉图鉴,花瓣落在纸上,竟慢慢拼出“欢迎”两个字,孩子们见了,都激动地拍手。船刚靠岸,洲上的芦苇就晃了晃,泛着淡绿光,像在挥手迎接我们。

孩子们跟着我们走进灵脉洲,小豆子第一个跑到老槐树下,把手里的图纸贴在树干上:“灵脉洲,这是我画的你!”树干突然轻轻晃了晃,飘下片带着灵光的槐叶,落在图纸上,像是在“盖章”。阿丫则把布偶放在树下,布偶刚碰到地面,就被贝灵脉的蓝光缠了起来,像在跟布偶玩。

苏桃掏出古卷,刚展开,古卷就泛出金光,卷尾慢慢浮现出新的字迹:“桃溪坞孩童至,灵脉洲添新友,记于白露姑苏年。”我们看着字迹,心里满是欢喜——灵脉真的记住了孩子们。林欢从布包里掏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:小豆子的画、阿丫的布偶、还有其他孩子折的纸船,都放在槐树下,“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心意,留在灵脉洲作纪念。”

我们坐在槐树下,孩子们围着灵脉的光跑,笑声在洲上飘得很远。青禾给孩子们讲去年来灵脉洲的故事,苏桃则教他们辨认灵脉的光:“这是贝灵脉的蓝光,那是竹灵脉的绿光,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。”孩子们听得入神,小豆子还学着苏桃的样子,用手指碰了碰灵脉光,光立刻缠上他的指尖,像在跟他握手。

傍晚时分,我们带着孩子们离开灵脉洲。贝灵脉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