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海上丝路(1 / 3)

加入书签

火药引的内部争论与外部暗流,如同海面下汹涌的潜流,并未阻止泉州这艘大船继续向前航行的步伐。

王审知深知,强大的武力是盾,是确保生存的底线,但真正的繁荣与强盛,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。

他将火药研事务交由可靠之人严格管控后,便将主要精力重新投注到更能带来直接收益、惠及万民的领域——尤其是重启那曾让泉州名扬四海的海上丝绸之路。

这一日,王审知在修缮一新的市舶司官衙内,再次会见了阿拉伯商人阿卜杜拉。

经过盐田合作与造船技术的交流,两人的关系已越单纯的买卖双方,增添了几分相互欣赏与信任的伙伴意味。

阿卜杜拉此次前来,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。

他刚刚清点完第一批运回泉州货物的利润,那惊人的数字让他眼中闪烁着金币般的光芒。

“尊贵的朋友!

您的瓷器与丝绸,在南洋诸国引起了轰动!”

阿卜杜拉挥舞着手臂,用略带夸张的语气热情地说道,“尤其是那种白底蓝纹的新瓷器和轻薄如云霞的‘泉州锦’,那些苏丹、酋长和富商们愿意为之付出等重的黄金!

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绝伦的器物!”

他凑近了一些,压低声音,眼中闪烁着更大的野心:“王大人,这仅仅是开始!

南洋市场已然如此,若能将货物运往更西方的天竺(印度)、波斯(伊朗),乃至我的故乡大食(阿拉伯),其利润将难以估量!

那里有庞大的帝国,有无尽的财富,有渴望东方奇珍的贵族!

一条真正的‘海上丝路’,就在眼前!”

王审知听着阿卜杜拉的描述,心中同样波澜起伏。

他脑中浮现出那幅由阿卜杜拉献上、虽不精确却勾勒出广阔世界的地图。

海洋不是阻隔,而是通往无限机遇的蓝色大道。

“阿卜杜拉先生所言,正是本王所思。”

王审知颔微笑,“泉州欲重现昔日‘市井十洲人’的盛况,乃至越过往,离不开与阁下这样的伙伴通力合作。

不知阁下对扩大贸易,有何具体设想?”

阿卜杜拉显然是早有准备,立刻侃侃而谈:“先,是规模!

大人,您需要生产更多、更好的瓷器、丝绸、茶叶!

现在的产量,尚不足以满足一条大型商船的需求,更别提组建船队了。”

“其次,是品类。

除了传统的瓷器丝绸,泉州的漆器、纸张、药材、乃至精良的铁器(他小心地避开了敏感话题),在西方都大有市场。”

“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是安全!”

阿卜杜拉脸色严肃起来,“财富会吸引豺狼。

从泉州至南洋,海盗肆虐;过了马六甲,进入天竺海,更可能遭遇波斯、天竺甚至罗马的武装商船竞争,有时与海盗无异。

没有强大的海军护航,贸易利润不过是替他人保管的财富。”

王审知深以为然。

阿卜杜拉的想法与他的规划不谋而合。

“产量与品类,先生无需过多担忧。”

王审知自信地道,“格物堂与试造坊正在全力改进工艺。

至于安全……”

他顿了顿,目光锐利起来:“本官的水营正在扩建,新式战船也在日夜赶工。

假以时日,必能打造一支足以护航的海上力量。

在此期间,或可采取商队结伴而行,并雇佣武装护卫的方式,以减少风险。”

两人就贸易的细节进行了深入的商讨:阿卜杜拉提供更详细的市场需求信息(如西方贵族偏好的瓷器样式、丝绸花色),王审知则承诺组织生产;双方约定了下一批货物的数量、价格和交付时间;阿卜杜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