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第一道政令(3 / 3)

加入书签

>告示被一遍遍诵读,消息以惊人的度传遍全城,又向着四乡八野扩散开去。

王审知站在刺史府的门廊下,远远望着欢呼雀跃的人群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这道政令,凝聚了他现代人的管理思维和对这个时代百姓需求的深刻理解。

它不仅仅是为了恢复生产,更深层的目的是吸引人口、汇聚人才、鼓励创新、活跃经济,为未来的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当然,他也预见到了阻力。

政令触动了太多旧有的利益格局。

果然,不久后,郑珏便再次求见王潮,这次脸色比上次更加难看。

“将军!

《劝农令》《兴工令》是否过于…激进?”

郑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忧国忧民,“减税之多,前所未有,恐伤官府元气!

贷种借牛,若遇刁民赖账,如何是好?重赏工巧,岂非引导百姓舍本逐末,轻视农耕?更有甚者,将流民与本土之民同等对待,恐引本土民户不满啊!

长此以往,礼制何在?尊卑何存?”

他的质疑,依然围绕着“礼制”

、“尊卑”

和“风险”

展开。

这次,王潮并未让他直接面对王审知,而是自己沉声回应:“郑先生过虑了。

如今南剑州,地广人稀,无人耕种,田地荒芜,何来赋税?唯有让百姓休养生息,安居乐业,日后方能税源广进。

此乃放水养鱼之道。

至于刁民,自有法度约束。

重赏工巧,乃为厚生强国,农与工,皆为本业,何来舍本逐末?流民亦是吾民,妥善安置,方能化为己用,增强本州实力。

此事,我意已决,先生不必多言。”

王潮的态度异常强硬。

他亲眼看到了新政令带来的民心沸腾,也切实感受到了弟弟那套方法带来的好处,此刻绝不会再被郑珏的“大道理”

所动摇。

郑珏看着王潮坚定的神色,知道大势已去,只得悻悻告退。

但他眼中那抹不甘与怨愤,却愈深沉。

王审知得知此事后,只是淡淡一笑。

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隐藏自己的穿越者了。

如今,他手握实权,深得兄长信任,更有民心所向。

他的理念,终于可以透过一道道政令,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。

第一道政令,如同一声春雷,惊醒了沉睡的土地,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。

格物堂内,工匠们围绕新式犁铧的改进争论得面红耳赤。

田野上,农夫们挥汗如雨,心中充满了对秋收的期盼。

作坊里,铁锤敲打得格外响亮。

市集中,商旅往来,渐渐有了生机。

王审知道,星火已然点燃。

接下来,就是如何让它形成燎原之势。

他铺开一张新的皮纸,提笔蘸墨,开始构思下一步的计划——关于教育,关于人才培养,关于那更为遥远的未来。

权力的阶梯,他已稳步踏上。

而现在,他要运用这权力,为这个世界,带来一些真正的改变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