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权力的阶梯(2 / 3)
p>民府诸事,千头万绪,关乎民生根本,不可不慎。”
王审知话锋一转,“故决定,于民府之下,新设‘度支司’,独立核算全州钱粮收支、仓储周转、项目用度,直接对兄长负责。
所有赋税征收、物资调配、工程拨款,需经度支司核算用印,方可执行。”
他又指向图表的另一侧:“另设‘监察司’,独立于两府之外,负责稽查百官、军纪、以及……度支账目,亦直接对兄长负责。”
这一下,堂内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!
度支司!
监察司!
这分明是在民府的权力之上,套上了两道紧箍咒!
尤其是度支司,几乎掐住了所有政务的钱袋子!
而监察司,更是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一把利剑!
郑珏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。
这“长史”
之位,看似尊崇,实则被架空了大半实权!
他忍不住开口:“王参军,此举……是否过于繁琐?度支、监察独立,恐令政出多门,反生掣肘,效率低下啊!
自古民政一体,方显……”
“郑先生。”
王审知温和地打断他,语气却不容置疑,“并非不一体,而是权责更清。
度支核算,只为心中有数,避免浪费贪墨,绝非掣肘。
监察更是为了保全官员清誉,防微杜渐。
此举非为分权,实为增效、防腐。
如今百废待兴,每一分粮秣、每一文钱都需用在刀刃上,若无清晰账目,严格核算,如何能行?若无有效监察,如何杜绝胥吏欺上瞒下、中饱私囊?此非不信诸位,实乃立规矩,成方圆,为长久之计。”
他句句在理,紧扣“效率”
和“反腐”
,站在了无可指责的道德高地和现实需求上。
王潮适时地沉声补充道:“审知所言极是!
乱世之中,尤需清廉高效!
此事已定,不必再议!”
郑珏张了张嘴,看着王潮坚定的神色和王审知平静却锐利的目光,最终将话咽了回去,脸色铁青地坐下。
他知道,在这一轮交锋中,他彻底落了下风。
王审知不仅拿到了梦寐以求的、掌控经济命脉的“度支”
大权,还巧妙地用“监察”
和“长史”
的虚名安抚(或者说架空了)他。
王审知没有理会郑珏的难堪,继续宣布人事任命。
行军司马由王潮的一名心腹老将担任;后勤参军,自然由他本人兼任;几位典军校尉,也多是王潮嫡系和在兵变中立功的军官。
民府长史,出乎众人意料,王审知并没有提议由郑珏担任,而是推荐了一位原本地位不高、但以干练和清廉着称的原州衙小吏!
理由是此君熟悉基层事务,勇于任事。
而郑珏,被尊为“学曹祭酒”
,总领文教祭祀,地位清贵,却远离了钱粮刑名等核心权力。
这番人事安排,再次展现了王审知高的政治手腕。
他既打压了最大的旧势力代表郑珏,又提拔了实干人才,安抚了中下层官吏,更是将财权、监督权和部分军权(后勤)牢牢抓在了自己兄弟手中。
会议在一种复杂的气氛中结束。
有人欢喜,有人失落,有人敬畏,有人不安。
但所有人都明白,南剑州的天,真的变了。
一套全新的、带有鲜明王氏兄弟(尤其是王审知)印记的权力架构,就此确立。
接下来的日子,王审知展现出惊人的精力和效率。
他拖着病体,投入到繁琐的组建工作中。
度支司的班底,他从军中识字算数好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