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 旧阶苔痕寻稚迹,残墙日影印同心。(1 / 2)

加入书签

晨雾像一层薄纱,笼着厢房屯的屋顶和树梢。刘子怡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,带着柴火和露水的味道。她换下了昨日的针织裙,穿了件洗得发白的旧运动服,马尾辫利落地束在脑后,倒真像是要回乡探亲的模样。

李沐言跟在她身后,也换了身轻便的冲锋衣裤,脚上是刘岩找出来的半旧胶鞋,大小竟意外合适。他腹部的伤经过一夜热炕的熨帖,酸痛减轻了不少,只是那杯廉价白酒的后劲,还在他太阳穴隐隐跳动。

“带你去看看我当年称王称霸的地方。”刘子怡回头冲他笑,眼角弯起细碎的纹路,是昨夜哭过的痕迹,却也被一种释然的明亮取代。

他们没开车,沿着村间土路慢慢走。路边的野草挂着露珠,打湿了裤脚。有早起下地的乡邻扛着锄头经过,好奇地打量这对衣着体面却步行遛弯的“城里人”,刘子怡便大大方方地用方言打招呼:“三叔,下地啊?”“五婶,豆角苗出得咋样?”

那熟稔的亲昵,是李沐言在燕京那个雷厉风风的刘总身上从未见过的。

拐过几个弯,一片矮墙围着的院子出现在眼前。红砖墙皮剥落得厉害,铁门锈蚀了大半,歪歪扭扭地挂着块木牌:“靠山屯小学”。院子里空无一人,只有几排低矮的平房,窗户玻璃碎了几块,用木板钉着。

“放假了,也没几个学生了。”刘子怡推开虚掩的铁门,发出刺耳的摩擦声,“都去镇上中心小学了。”

她轻车熟路地走到最东头那间教室,扒着破了的窗户纸往里看:“喏,我就在这间。一年级到五年级,都没挪窝。”她指着墙角一个瘸腿的课桌,“那就是我的宝座,冬天漏风,冻得手都握不住笔。”

李沐言顺着她的手指望去,仿佛看见一个扎着羊角辫、小脸冻得通红的小女孩,正哈着气努力写字。他想象着她那时的模样,心里软成一片。

教室门口有棵老槐树,树干粗粝。刘子怡跑过去,踮起脚在密密麻麻的刻痕里寻找:“找到了!你看!”树皮上,歪歪扭扭地刻着“LZY”——她名字的缩写。“六年级毕业时刻的,那会儿觉得可了不起了,要留下点印记。”

她的指尖抚过那稚嫩的笔画,眼神有些飘远。李沐言默默拿出那台索尼相机,对着那刻痕和她的侧脸,按下了快门。

“那时候就想,一定要考出去,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她轻声说,像在自言自语。

离开小学,他们沿着一条干涸的河沟往坡上走。刘子怡变得活跃起来,指指点点:“看那块大石头!我小时候常在这上面写作业,视野好!”“那边那片林子,我们偷过李老歪家的甜杆,被撵得满山跑!”“还有这沟,夏天发大水时,我背着我妹妹过去上学…”

她的声音雀跃,那些困苦的岁月,在回忆的滤镜下,竟也带上了瑰丽的色彩。李沐言跟在她身后,安静地听着,试图将眼前这个成熟女子的身影,与那个在山野间奔跑的野丫头重叠起来。

中学在五里地外的团结乡上。几栋二层小楼比小学气派些,但操场依旧坑洼,国旗杆也生了锈。因为是假期,校门紧锁。

刘子怡却不气馁,带着他绕到学校后墙。那里有一段矮墙,墙头砖块松动,显然是被历代学生“光顾”过的捷径。

“就这!”她眼睛一亮,拍了拍墙砖,“当年晚自习偷跑出来买冰棍,就从这儿翻!”她说着,竟真助跑两步,手脚并用地往上攀。

“你慢点!”李沐言心惊肉跳,生怕她摔着,也怕她扯到旧伤。

刘子怡却利落地骑上了墙头,得意地冲他伸出手:“上来呀!李总,不会不敢吧?”

阳光勾勒出她带笑的眉眼,发丝飞扬,竟有几分少女的狡黠与张扬。李沐言失笑,抓住她的手,借力也翻了上去。墙不高,但坐在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