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冬雪初晴锋芒鞘,春秋启幕火燎原(1 / 2)
2006年最后一天的燕京飘着细雪,国家会议中心东侧广场早早支起了巨大的白色篷房。篷顶投射出的\"沐言科技\"四个字在暮色中泛着青瓷般的光泽,入口处陈列着一台被放大二十倍的手机模型,侧面曲线如宋代汝窑瓷器般温润流畅。张舒窈站在签到台前不断看表,黑色大衣衬得她愈发清瘦,胸前\"法务总监\"的工牌随着她整理资料的动作轻轻晃动。
\"媒体签到率78%,比预估高出两成。\"林小雨小跑过来汇报,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,\"财经频道临时要求专访,说可以插在发布会后的黄金时段。\"
李沐言正调试着耳麦,闻言手指微微一顿:\"答应他们,但要求问题清单提前审核。\"他今天穿了件立领中山装,左胸别着枚小小的青铜器纹样胸针——那是\"春秋\"系列logo的原型。后台突然传来器物摔碎的脆响,两人同时转头,看见王鑫正手忙脚乱地捡拾地上的电路板碎片。
\"最后测试出了点小问题。\"王鑫的额角沁出汗珠,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推,\"多任务切换时有0.3秒延迟...\"
何紫瑜单膝跪在他身旁,用铅笔在图纸上快速勾画:\"把内存调度算法改成我标的这种'伞状结构'试试。\"她的晚礼服裙摆铺散在电子元件之间,宛如雪地里绽开的红梅。
李沐言蹲下身,将一块关键芯片递到王鑫手里:\"三小时前诺基亚总部发来贺电,说他们测试我们的工程机跑分超过N95两倍。\"他声音压得极低,\"所以别担心那0.3秒,今天的主角从来不是参数。\"
篷房内突然灯光大亮,工作人员开始引导嘉宾入座。刘子怡匆匆赶来,手里拿着刚打印出的座位表:\"陆远航混在《电子时报》的记者席,第三排最右侧。\"
\"果然来了。\"李沐言轻抚手机样机光滑的背壳,\"按b计划准备,让保安盯紧他的随行人员。\"
晚上七点整,全场灯光熄灭。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,李沐言的身影从暗处浮现,身后大屏幕开始播放制作精良的宣传片:塞班谈判的机场镜头、王鑫团队彻夜调试的延时摄影、何紫瑜手绘设计图的特写...最后定格在\"春秋\"手机的旋转3d模型上。
\"有人说2006年是智能手机元年。\"李沐言的开场白通过环绕音响传遍全场,\"但元年之前,还有春秋。\"他举起那台月光银的真机,侧面弧线在灯光下流转如液态金属,\"这不是追赶时代的产品,而是定义时代的作品。\"
掌声如潮水般涌来。王鑫在后台监控着数据大屏,当李沐言演示多任务处理时,他悄悄启用了何紫瑜刚改进的调度算法。大屏实时显示着cpU占用率曲线——同时运行导航、视频通话、文档编辑和游戏的情况下,曲线平稳得如同无风日的湖面。
\"接下来,请允许我介绍'春秋'的心脏。\"李沐言向侧台示意,何紫瑜和王鑫一同走出。建筑系出身的何紫瑜用全息投影展示散热系统设计理念,当她说出\"福建土楼的环形通风结构\"时,台下几位外籍记者发出惊叹;而王鑫现场拆解手机后盖展示内部布局时,观众席甚至有人站起来拍摄——精密如艺术品的元器件排列,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国产机的印象。
\"现在进入提问环节。\"主持人话音刚落,第三排立刻举起手臂。陆远航伪装成的记者接过话筒,声音刻意拔高:\"有消息称沐言的'悬索桥架构'抄袭了远航科技的专利,请问——\"
\"这是远航科技上月申请的专利全文。\"张舒窈不知何时已站在发言台旁,大屏幕随即切换成法律文件,\"请注意权利要求第三条与沐言公开技术文档的时间戳对比。\"她的声音冷静如冰,\"另外,诺基亚技术总监马库斯先生正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