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寒夜攻坚见曙光,样机问世暗战升(1 / 2)

加入书签

2006年11月28日的寒风卷着枯叶拍打在研发中心的玻璃幕墙上。王鑫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图,突然抓起对讲机:\"三号测试台,把cpU负载拉到90%!\"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,双眼布满血丝却亮得吓人。

监控屏幕上的数据瀑布般滚动,何紫瑜手中的素描本已经画到第七十八页。她突然用铅笔尖戳了戳王鑫的肩膀:\"看这个内存泄漏曲线,像不像比萨斜塔的沉降数据?\"建筑系出身的她总能把抽象的技术问题具象化,\"如果我们仿照扶壁结构,在这里加个缓冲层...\"

王鑫猛地点头,双手在键盘上敲出十几行代码。屏幕闪烁三次后,持续三天的内存泄漏警告终于消失。\"天才!\"他激动地转身想去抱住何紫瑜,又突然想到了什么,意识到失态后红着脸说道,\"我是说...你的建筑思维太神奇了。\"

实验室角落的咖啡机发出空转的嗡鸣。地上散落着几十个外卖盒,记录着团队连续作战的痕迹。李沐言推门进来时,正看见林小雨蜷在沙发上核对测试数据,刘海油腻地贴在额头上。

\"成了!\"王鑫举起焊枪还在冒烟的电路板,\"最后一块拼图完成,待机功耗降到诺基亚原系统的三分之一!\"

李沐言接过那块巴掌大的主板,触碰到上面尚未散尽的热度。这是沐言科技第一台智能手机的\"心脏\",承载着他们从芬兰谈判到今夜的全部心血。窗外,燕京初冬的晨光正穿透雾霾,在电路板的金属触点上折射出细碎金光。

\"测试数据全部达标。\"林小雨递过报表,手指在\"触摸响应速度\"一栏轻点,\"特别是这个,比我们给诺基亚承诺的还快15%。\"

张舒窈抱着法律文件匆匆进门,见状立刻放下文件夹:\"天啊,你们真的做出来了!\"她小心翼翼地捧起样机外壳——这是何紫瑜设计的磨砂金属机身,侧面曲线灵感来自宋代瓷瓶。

\"还差最后组装。\"何紫瑜将主板嵌入外壳,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新生儿,\"需要等电池模块...咦?\"她的指尖突然停在电源接口处,\"这个尺寸和设计图有0.3毫米偏差。\"

空气瞬间凝固。王鑫抓过游标卡尺测量后,脸色变得铁青:\"是深圳那家供应商的问题!所有接口模组都按设计图生产的,现在全不匹配!\"

\"别急。\"李沐言拨通电话,\"老赵?你认识做精密模具的厂家吗?对,现在就要。\"挂断后他看向挂钟,\"24小时内解决。趁这时间,我们把系统再优化一遍。\"

暮色降临时,研发中心的气氛已从绝望变为亢奋。老赵介绍的师傅带着改装好的电池模块赶来,而王鑫团队完成了系统最终调试。当第一台完整样机在众人注视下亮起屏幕时,不知谁先鼓起了掌。

\"取个名字吧。\"张舒窈提议,\"总不能一直叫'测试机9号'。\"

李沐言摩挲着机身侧面流畅的曲线:\"就叫'春秋',既有华夏美学,又暗合'历史'的轨迹。\"他滑动解锁,沐言科技的水墨logo在屏幕上晕染开来,紧接着是极简的主界面。

\"流畅得不像塞班系统。\"林小雨惊叹。她点开多任务测试,同时运行五个应用依旧毫无卡顿。

王鑫却突然皱眉:\"等等,这个温度...\"他摸了下机身背部,\"持续高性能模式下发热量超标。\"

何紫瑜立刻翻开素描本:\"我们可以借鉴福建土楼的通风原理,在内部重构散热风道。\"她的铅笔快速勾画着,\"同时把芯片布局从线性改为同心圆...\"

讨论被急促的敲门声打断。前台小姑娘举着快递盒:\"加急件,说是样机电池的补充说明。\"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