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水巷悠悠摇橹过,灯影幢幢诉衷情(1 / 2)
2006年10月2日,晨雾还未散尽,乌青镇东栅的河道上已荡开几叶扁舟。李沐言站在逢源双桥的石阶上,看着刘子怡和张舒窈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。刘子怡穿了一件靛青色的棉麻长裙,发间别着昨晚他悄悄放在枕边的木雕发簪;张舒窈则选了件月白旗袍,康复支架藏在裙摆下,若不细看,几乎察觉不出她行走时的轻微滞涩。
\"快看这个!真的好美哦。\"张舒窈突然蹲在一家蓝印花布作坊前,指尖轻抚过晾晒架上的布料。晨光透过湿漉漉的蓝布,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花纹,像是为她覆上了一层古老的面纱。
李沐言举起相机,镜头却被人从侧面轻轻一碰。刘子怡不知何时买了三杯青梅汁,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正顺着她的手腕滑入袖口。\"尝尝,看看味道如何?\"她将其中一杯递给他,\"像不像英城仁兴步行街那家奶茶店的味道?\"
酸涩的滋味在舌尖绽开的刹那,记忆如潮水般涌来。前世那个闷热的夏天,他曾在工地门口的小卖部买过同样的饮料,独自一人对着钢筋水泥一饮而尽。而此刻,张舒窈正捧着另一杯小口啜饮,被酸得眯起眼睛的模样,与记忆中那个在法庭上锋芒毕露的法学院才女判若两人。
正午时分,他们挤进一家临河的老面馆。木桌窄得只能膝盖相触,刘子怡点单时,李沐言感觉到张舒窈的足尖无意间蹭过他的小腿,又触电般缩回。
李沐言抬头望向张舒窈,只见她面颊绯红,好像上前请一口,最终李沐言还是没有忍住,轻轻探头亲吻在张舒窈的脸颊。
\"三碗羊肉面,一碗不要香菜。\"刘子怡对老板娘说完,转头刚要解释,急忙拿起相机按动快门拍下这幸福的时刻。拍完后继续说\"舒窈上次在食堂吃到香菜差点过敏。\"
张舒窈害羞的推开李沐言,惊讶地睁大眼睛:\"子怡姐怎么记得这种小事?\"
\"去年你在法学院楼下打喷嚏打到眼泪都出来了。\"刘子怡用开水烫着筷子,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,\"那天刮北风,空气里有柳絮和香菜花粉。\"
李沐言望着她们之间流动的默契,忽然意识到在他不曾注意的角落里,这两个姑娘早已编织出独属于她们的记忆经纬。面汤蒸腾的热气中,他悄悄在桌下握住了两人的手,刘子怡的掌心有常年敲键盘留下的薄茧,张舒窈的指尖则带着翻阅卷宗留下的纸页清香。
老板娘端面上来时,三人慌忙分开彼此的手,因为太着急而动作碰翻了桌面醋瓶。深褐色的液体在木桌上蜿蜒成河,恰似窗外蜿蜒的水巷。
午后阳光最烈时,他们躲进一家古籍书店乘凉。张舒窈在法学典籍区流连,刘子怡则对着一本纺织纹样图鉴出神。李沐言从书架间隙望出去,看见两位姑娘的身影被阳光投在古旧的地板上,影子边缘微微颤动,如同水波中的倒影。
\"找到了!\"张舒窈突然轻声欢呼,从书架高处取下一本《大清律例》注释本。她踮脚时旗袍开衩处露出一截白皙的腿,伤疤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。李沐言快步上前扶住她的腰,却听见身后传来\"咔嚓\"一声——刘子怡用手机定格了这个瞬间。
\"构图不错。\"她将屏幕转向他们,照片里李沐言的手刚好虚扶在张舒窈腰侧,阳光透过书架在他们周身描出一圈金边,像极了老电影里的定格镜头。
结账时,书店老板推了推老花镜:\"三位是来度蜜月的吧?我们这儿有特制的同心笺...\"
\"不是...\"
\"是的。\"
张舒窈的否认与李沐言的承认同时出口,刘子怡噗嗤笑出声来,从柜台取了三张洒金宣纸:\"写上愿望,放在古镇任何一座桥的砖缝里,据说就能实现。\"
暮色四合时,西栅的灯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