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祖孙再次相见情,激励员工显胸怀(1 / 2)
英城市黄土坑的傍晚总是来得格外早。夕阳将老建筑的影子拉得老长,斑驳地投在李家小院的红砖墙上。李沐言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时,奶奶吴春兰正蹲在门口铲煤。
\"奶!\"李沐言喊了一声,声音不自觉地带上儿时的调子。
吴春兰手里的铁锹\"咣当\"掉在地上,煤球撒了一地:\"言娃子?!\"她踉跄着站起来,围裙上沾着积雪,\"咋不提前说一声就回来了?\"
李沐言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扶住奶奶。老人身上的味道没变,还是那股阳光晒过的棉布混合着厨房烟火的气息。他低头看着奶奶花白的头发,心里一酸——前世奶奶没能看到他事业有成的那天。
\"想给你们个惊喜。\"他搀着奶奶往屋里走,\"爷呢?\"
\"屋里炕上搓麻绳呢。\"吴春兰朝屋里喊,\"老头子!言娃子回来了!\"
屋里传来一阵忙乱的响动,接着是爷爷李笑时洪亮的声音:\"兔崽子还知道回来!\"
李沐言弯腰钻进低矮的堂屋门框。屋内,爷爷盘腿坐在炕上,面前摊着一堆麻线,老花镜滑到鼻尖,正眯着眼看他。炕桌上的收音机里放着东北二人转,声音开得老大。
\"爷。\"李沐言鼻子一酸,前世爷爷去世时他正在工地赶进度,没能见上最后一面。
李笑时哼了一声,却掩饰不住眼角的笑意:\"听说你燕京公司比开业时员工翻倍了?咋还穿得跟个学生似的?\"
李沐言低头看看自己的牛仔裤和白色的羽绒服,笑了:\"这样舒服。\"他把手里的大包小包放在炕沿,\"这是燕京烤鸭,这是给您买的羊毛护腰,这是...\"
\"乱花钱!\"李笑时打断他,却迫不及待地拿起护腰比划,\"这玩意儿真能治老寒腰?\"
吴春兰已经麻利地系上围裙:\"言娃子坐着,奶给你擀面条去。城里吃的那些哪有家里筋道。\"
李沐言脱鞋上炕,盘腿坐在爷爷对面,顺手拿起一根麻线帮着搓起来。这个动作让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慰。
\"公司咋样了?\"李笑时装作不经意地问,手上的活计却没停。
李沐言用最朴实的方言汇报着燕京公司的规模、员工人数和盈利情况,小心地把那些互联网术语都转换成老人能听懂的话。当说到\"高校社交网\"有五十万学生用时,爷爷的麻绳掉在了炕上。
\"五十万人?\"李笑时瞪大眼睛,\"都在你那啥网上...处对象?\"
\"不是处对象,是交朋友、学习交流。\"李沐言忍俊不禁,\"就像咱村开大会,只不过是在网上。\"
李笑时摇摇头:\"现在这世道,搞不懂。\"他压低声音,\"言娃子,你跟爷说实话,这买卖牢靠不?别哪天政府说你这不行那不对...\"
\"牢靠着呢。\"李沐言拍拍爷爷粗糙的手掌,\"明天我还得去,英城东郊我去年开的蔬菜公司,去看看。\"
晚饭是李沐言记忆中的味道——手擀面配茄子卤,外加一盘刚摘的嫩黄瓜蘸酱。爷爷奶奶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菜,仿佛他还是那个长身体的半大小子。
饭后,李沐言抢着洗碗,吴春兰就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村里的事:谁家儿子娶媳妇了,谁家老人走了...
夜深了,老式挂钟敲了十下。李沐言躺在儿时的炕上,听着爷爷奶奶均匀的呼吸声,窗外的虫鸣和远处的狗吠构成最安心的催眠曲。
次日清晨,鸡叫三遍时李沐言就醒了。奶奶已经在灶台前忙活,大铁锅里熬着金黄的小米粥。
\"这么早去公司?\"吴春兰往餐桌上摆放煮鸡蛋和大馒头。
\"嗯,约了汪俊一起。
↑返回顶部↑